龍躍泮池,初看變化;鵬摶雲路,直上扶搖
廖厚初 《賀門生入學聯》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廖厚初的《賀門生入學聯》
全文:
龍躍泮池,初看變化;鵬摶雲路,直上扶搖。
參考注釋
龍躍
(1).喻王者興起。語本《易·乾》:“見龍在田……或躍有淵。”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太祖 龍躍傒時,作鎮 淮 泗 。” 南朝 梁 劉孝標 《辯命論》:“而或者覩 湯 武 之龍躍,謂龕亂在神功。”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天地應而品物生,君臣應而功業成。故龍躍而雲從,鶴鳴而子和。”
(2).喻縱橫馳騁,奮發有為。 漢 孔融 《薦禰衡表》:“如得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門之穆穆。”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 淮陰 隱勇於跨下,不損其龍躍而虎視也。” 晉 張華 《與褚陶書》:“二 陸 龍躍於 江 漢 , 彥先 鳳鳴於朝陽。”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鳳鳴朝日,森梢煙雨之標;龍躍雲津,盤礴江山之氣。”
(3).飛駛貌。 晉 陸機 《辨亡論上》:“羽檝萬計,龍躍順流。”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六:“ 薛賚惑 者,善投壺,龍躍隼飛,矯無遺箭。”
(4).騰飛貌。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泮池
古時學校前的水池
變化
事物產生新的狀況
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化。——《禮記·中庸》疏
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鵬摶
鵬展翅盤旋而上。比喻人之奮發有為。語本《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狀》:“鳳鳴千仞,鵬摶萬里。” 宋 陸游 《答撫州發解進士啟》:“將鵬摶於宦海,姑鴻漸於名場。”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完聚》:“幸今日鵬摶羽翰,曾浴日補天。” 清 戴名世 《<天籟集>序》:“至於 仁甫 詩餘之雋妙,則當 元 時已有稱為如鵬摶九霄。”
雲路
(1).雲間,天上。 隋 江總 《游攝山棲霞寺》詩:“煙崖憇古石,雲路排征鳥。” 唐 王勃 《馴鳶賦》:“質雖滯於城闕,策已成於雲路。” 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多謝神明救妾身。若非雲路金戈現,怎免 崑岡 玉石焚。” 清 譚嗣同 《述懷》詩:“瀏瀏飄天風,雲路將翔翱。”
(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南朝 齊 謝超宗 《昭夏樂》:“神娛展,辰斾回。洞雲路,拂琁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上》:“ 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還,不獲同階雲路。”《雲笈七籤》卷九九:“飄飄上雲路,黯黯入長宵。”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一折:“他此夕把雲路鳳車乘,銀漢鵲橋平。”
(3).高山上的路徑。 唐 盧照鄰 《贈益府裴錄事》詩:“青山雲路深,丹壑月華臨。” 唐 儲光羲 《游茅山》詩之二:“巾車入雲路,理棹瑤溪行。” 明 黎民表 《同鄺別駕蔡山人登九成台》詩:“烽塵正屬談兵日,雲路誰為出世心。”
(4).指遙遠的路程。 南朝 陳 張正見 《從軍行》:“鴈塞秋聲遠,龍沙雲路迷。” 唐 錢起 《登復州南樓》詩:“故人云路隔,何處寄瑤華。” 元 李子中 《賞花時·怨別》套曲:“一自 陽臺 雲路杳,玉簪折難覓鸞膠。”
(5).比喻仕途,高位。《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沖靈翼於雲路,浴天池以濯鱗。” 南朝 宋 鮑照 《侍郎滿辭閣》:“臣所居職限滿,今便收跡,金閨雲路,從茲自遠。”
直上
(1).方位詞。上,上面。用於名物詞之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耳邊廂颯剌剌風又擺。” 元 李景賢 《劉行首》第二折:“我身穿著百衲袍,腰纏著碌簌絛。頭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直上去趕。”
扶搖
暴風由下向上升騰;喻仕途得志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莊子·逍遙遊》。玄英疏:“扶搖,旋風也。”
廖厚初名句,賀門生入學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