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館原文
池上搆書館,名之曰樂清。
探源看挹注,據座俯澄泓。
不到塵埃處,堪娛圖史情。
孫康渾可學,映帙雪光晶。
詩詞問答
問:樂清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樂清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樂清館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書館
(1).古代教授初學之所。 漢 王充 《論衡·自紀》:“八歲出於書館。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 充 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新唐書·后妃傳上·上官昭容》:“ 婉兒 勸帝侈大書館,增學士員,引大臣名儒充選。”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學舊六館:有國子館、太學館、四門館、書館、律館、算館,國子監都領之。” 王國維 《觀堂集林·漢魏博士考》:“ 漢 時教初學之所名曰書館,其師名曰書師,其書用《倉頡》、《凡將》、《急就》、《元尚》諸篇,其旨在使學童識字、習字。”
(2).教授典籍之所。 清 方苞 《<余東木時文>序》:“子之尊人與余共事書館,無間晨夕,後雖各有典司,而旬月中未有不再三見者。” 清 桂馥 《札朴·書館》:“今以教授館為書館,讀如書籍之書。”
探源
尋求源頭;探求本源。 宋 張九成 《辛未閏四月即事》詩:“相馬須相骨,探水須探源。” 明 袁宗道 《刻<玉海>序》:“而此書繇天地及經籍制度,探源遡流,櫛比鱗次,萬無漏一。”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蓋其探源泝流,自《風》《騷》以及 漢 、 魏 、六朝諸才人,無不悉其才力而默相比較。”
挹注
見“ 挹彼注茲 ”。
澄泓
水清而深。 唐 劉禹錫 《歷陽書事七十韻》:“繭綸牽撥剌,犀焰照澄泓。”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下瀦為潭,澄泓湛碧,水螢鏡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故藩址》:“宮中泉眼以數十計,皆澄泓見底,石子如摴蒱然。”
不到
(1)
不足,少於…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師抱怨那個孩子不到學校上課
(3)
不周到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
塵埃
(1) 飛揚的塵土
塵埃傳播病菌
(2)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
圖史
圖書和史籍。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進思才淑,傍綜圖史。”《舊唐書·宋璟傳》:“且 蒼梧 之野, 驪山 之徒,善惡分區,圖史所載。” 清 吳偉業 《贈錢臣扆》詩:“花萼一樓圖史遍,竹梧三徑管絃新。”
光晶
(1).光輝;明亮。 唐 吳筠 《舟中夜行》詩:“陰雲正飄颻,落日無光晶。”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有人見豎子在 洛水 中洗馬,頃之,見一物如白練帶,極光晶。” 明 楊慎 《靈菊篇效陸平原》詩:“衡星散光晶,香氣何飄飄。”
(2).指精義。 明 宋濂 《日損齋筆記原序》:“雖或未遑竭其終始而具釋全書,所以發越其光晶,而疏通其晦塞者。”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樂清館原文_樂清館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