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柳子文的《次韻呈慎思學士》
全文:
鹹韶濩武來何方,鏗鏘入耳安能忘。
陽春蘭芷秋菊芳,金門詞客青袍郎。
昭回下燭光焰長,深山大澤龍蛇蒼。
浩歌激烈元非狂,正逢聖主開明堂。
風煙關塞收旗槍,舞乾兩階臣戎羌。
喋血拓境謀非臧,邊城夜行休齎糧。
采詩不復嘲青岡,蛜蝛戢羽戍婦床。
移文北斗猿鶴傍,渥窪朱龍兩服驤。
胥靡版築罷浚隍,白環楛矢貢篚裝。
航海萬里風帆揚,邊圉膽落嗟唇亡。
諸蕃入學願可償,槐花舉子促書囊。
成均貢士賢登鄉,東門宣詔禮十行。
我慚駑駘追驌驦,何敢望回不及商。
毛遂未至空連房,賴有墨妙江都王。
傳模共分此日光,驊騮綠驃兩耳黃。
想見蹙踏披天香,坐覺暑退秋堂涼。
拘攣齷齪漫引觴,門外烏兔雙飛翔。
悠悠逝川東去央,故山魚鳥空相望。
鄧侯意氣摩秋霜,朝吟百篇暮千章。
駢羅經史貫列莊,落紙但見書吏忙。
孔鸞羽儀各效祥,鄙夫不學空面牆。
先饋不用驚五漿,烏號要須賁育張。
參考注釋
成均
(1).古之大學。《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禮記·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鄭玄 註:“ 董仲舒 曰:五帝名大學曰成均。”
(2).泛稱官設的最高學府。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武帝謚議》:“國訓成均之學,家沾撫辜之仁。”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齒於成均,所以明其長幼;通於博望,所以昭其賓客。” 明 何景明 《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陽》詩:“憶在成均共攜手, 泉山 門下相知久。”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莫葆齋》:“ 莫葆齋 晉 , 浙江 仁和 人。少入成均, 法時帆 先生最為賞識,每考必列前茅。”
貢士
(1).舊指地方向朝廷薦舉人才。《禮記·射義》:“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 孔穎達 疏:“諸侯三年一貢士於天子也。”《後漢書·王符傳》:“其貢士者,不復依其質乾,準其才行,但虛造聲譽,妄生羽毛。” 唐 元稹 《戲兵部馬射賦》:“貢士之程,職司其舉。”《明史·太祖紀三》:“二月丙申,初命天下學校歲貢士於京師。”
(2).指所薦舉之人。《陳書·宣帝紀》:“辨方分職,旰食早衣;傍闕爭臣,下無貢士。”
(3). 清 制,會試中式者為貢士。《清史稿·選舉志三》:“次年試舉人於京師,曰會試,中式者為貢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六回:“此刻要他寫一張借據,那可就比新貢士殿試寫一本策還難點了。” 嚴復 《救亡決論》:“至於成貢士,入詞林,則其號愈榮,而自視也亦愈大。”
東門
(1).東城門。《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漢 張衡 《東京賦》:“西阻 九阿 ,東門於 旋 。” 清 王鳴盛 《蛾術編》卷四十:“ 漢 唐 時州郡多在京師之東,士大夫遊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東門。”
(2).複姓。 春秋 魯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東門,號 東門襄仲 ,後因以為姓氏。 漢 有 東門雲 。
宣詔
(1).宣讀詔書;下達詔命。《後漢書·種劭傳》:“大將軍 何進 將誅宦官,召 并州 牧 董卓 ,至 澠池 ,而 進 意更狐疑,遣 劭 宣詔止之。”《晉書·趙王倫傳》:“ 倫 加九錫,增封五萬戶。 倫 偽為飾讓,詔遣百官詣府敦勸,侍中宣詔,然後受之。”
(2).謂帝王召見。詔,召。《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 楊妃 ﹞遂來前殿,差一人宣詔左右金吾上將 胡 朗 。” 明 范晶山 《六犯清音·宮怨》曲:“愁如海,瘦似柴, 長門 宣詔想難諧。”
(3).指詔命。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三折:“我若是不應心,今夜便辭了宣詔。”
十行
《後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後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伏以聖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附,十行承賜札之恩。”
柳子文名句,次韻呈慎思學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