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公藥的《許下三庚劇暑甚於他州懷思故鄉嶧山山水真清涼境界也感而作詩》
全文:
魯東百里近,福地曰鳧繹。
千峰開玲瓏,絕澗瀉湍激。
岱宗古獨尊,象緯了不隔。
此山許攀聯,朝著有班秩。
虛岩互霞蔚,秀石森玉立。
泉聲動環佩,林樂盡竽瑟。
樹老潤饒菌,果熟香隕實。
漱風松落花,泓雪崖溜蜜。
木皸虎磨癢,沙迥鳥伸翮。
竹葉若來往,桃源當甲乙。
曾經晉人隱,喜脫塵網密。
事往不記年,人說猶前日。
我來官許下,觸暑病逾劇。
慢膚便枕簟,白汗沾巾幘。
屢輟五夜眠,輒廢中盤食。
炎官令方虐,著意不憐客。
語此作惆悵,可以知得失。
遙知舊經行,雲起水邊石。
平生二三子,相對坐橫策。
今世葛天民,何容挽之出。
參考注釋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福地
(1)
(2) 幸福安樂的處所
(3) 指神仙的住地
鳧繹
鳧山 和 繹山 。均在 山東省 鄒縣 。《詩·魯頌·閟宮》:“保有 鳧 繹 。” 毛 傳:“ 鳧 ,山也。 繹 ,山也。”繹,一本作“ 嶧 ”。 宋 蘇轍 《送顏復赴闕》詩:“簞瓢未改安貧性, 鳧 繹 猶傳直道餘。”
張公藥名句,許下三庚劇暑甚於他州懷思故鄉嶧山山水真清涼境界也感而作詩名句
名句推薦
竭來真悔何事,不讀十年書
張惠言《水調歌頭(五首選三)》漪漪絕勝淇園好,會看窗前宿鳳鸞
鄧資深《竹深處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