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覯的《哀老婦》
全文:
里中一老婦,行行啼路隅。
自悼未亡人,暮年從二夫。
寡時十八*九,嫁時六十餘。
昔日遺腹兒,今茲垂白鬢。
子豈不欲養,母豈不懷居。
繇役及下戶,財盡無所輸。
異籍幸可免,嫁母乃良圖。
牽車送出門,急若盜賊驅。
兒孫孫有婦,小大攀且呼。
回頭與永訣,欲死無刑誅。
我時聞此言,為之長嘆嗚。
天民固有窮,鰥寡寶其徒。
仁政先四者,著在孟軻書。
吾君務復古,旦旦師黃虞。
赦書求節婦,許與旌門閭。
繄爾愚婦人,豈曰禮所拘。
蓬茨四十年,不知形影孤。
州縣莫能察,詔旨成徒虛。
而況賦役間,群小所同趨。
奸欺至骨髓,公利未錙銖。
良田歲歲賣,存者唯萊汙。
兄弟欲離散,母子因變渝。
天地豈非大,曾不容爾軀。
嗟嗟孝治王,早晚能聞諸。
吾言又無位,反袂空漣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未亡人
(1).舊時寡婦的自稱。《左傳·成公九年》:“ 穆姜 出於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先君猶有望也!’” 杜預 註:“婦人夫死,自稱未亡人。”《梁書·武帝紀上》:“ 宣德皇后 令曰:‘西詔至,帝憲章前代,敬禪神器於 梁 。明可臨軒遣使,恭授璽紱,未亡人便歸於別宮。’”《舊唐書·哀帝紀》:“又矯宣皇太后令曰:‘……定大計者安社稷,纂丕圖者擇賢明,議屬未亡人,須示建長策。’” 清 吳嘉紀 《江都池烈女詩》:“朝為未嫁女,暮稱未亡人。”
(2).指寡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雷曹》:“ 樂雲鶴 夏平子 ,二人少同里,長同齋,相交莫逆……﹝ 夏 ﹞遺襁褓子及未亡人, 樂 以時恤諸其家。” 茅盾 《泡沫·趙先生想不通》:“ 趙先生 聽聲音就知道一個是他的老二,一個是剛剛十九歲就已經成了‘未亡人’的他的大媳婦。”亦省作“ 未亡 ”。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其後,君子晨歌,夫人晝哭,未亡為穪,生意盡矣。” 清 錢謙益 《母方氏仍前封》:“幸藐孤之有成,嶄然頭角;悲未亡之後死,閲此歲時。真古今節孝之所難。”
暮年
人到老年
李覯名句,哀老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