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文珦的《賡李篔房韻》
全文:
故國頻關夢,春深一到來。
卻因風景異,便棹雨舟回。
其可忘諸夏,真堪賦七哀。
天居曾入處,滿目舊寒苔。
參考注釋
諸夏
(1). 周 代分封的中原各個諸侯國。泛指中原地區。《左傳·閔公元年》:“諸夏親暱,不可棄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觀德》:“滅國十五有餘,獨先諸夏, 魯 晉 俱諸夏也。”
(2).指 中國 。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 瞿曇 之書,能入諸夏,而 宣尼 之書,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聲音之道障閡耳。” 郭沫若 《歸去來·由日本回來了》:“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
七哀
(1). 魏 晉 樂府的一種詩題。起於 漢 末。 漢 王粲 、 三國 魏 曹植 、 晉 張載 皆有《七哀詩》,為反映社會動亂,抒發悲傷感情的五言詩。《文選·曹植<七哀詩>》 唐 呂向 題解:“七哀,謂痛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聞見而哀,口嘆而哀,鼻酸而哀也。” 隋 江總 《在陳旦解酲共哭顧舍人》詩:“獨酌一樽酒,高詠七哀詩。” 唐 杜甫 《垂白》詩:“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 元 薩都剌 《同克明曹生清明日登北固山和韻》:“共君且飲酒一斗,處世不必歌七哀。”
(2).泛指多種哀傷。 唐 陸龜蒙 《次幽獨君韻》:“落日送萬古,秋聲含七哀。”
釋文珦名句,賡李篔房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