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團香滿三江水,石鼎詩成七步才,襄王無夢到陽台

李德載【中呂】陽春曲 贈茶肆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德載的《【中呂】陽春曲 贈茶肆》

全文:
茶煙一縷輕輕,攪動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賽維揚。
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黃金碾畔香塵細,碧玉甌中白雪飛,掃醒破悶和脾胃。
風韻美,喚醒睡希夷。
  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學士更風騷。
應笑倒,銷金帳飲羊。
羔。
  龍團香滿三江水,石鼎詩成七步才,襄王無夢到陽台
歸去來,隨處是蓬萊。
  一甌佳味侵詩夢,七碗清香勝碧簡,竹爐湯沸火初紅。
兩腋風,人在廣寒宮。
  木瓜香帶千林杏,金橘寒生萬壑冰,一甌甘露更馳名。
恰二更,夢斷酒初醒。
  兔毫盞內新嘗罷,留得余香在齒牙,一瓶雪水最清佳。
風韻煞,到底屬陶家。
  龍鬚噴雪浮甌面,鳳髓和雲泛盞弦,勸君休惜杖頭錢。
學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滿勸羊羔酒,不似靈芽泛玉甌,聲名喧滿岳陽樓。
夸妙手,博士便風流。
  金芽嫩采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間無。
君聽取,聲價徹皇都。

李德載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龍團

(1). 宋 代貢茶名。餅狀,上有龍紋,故稱。 宋 張舜民 《畫墁錄》卷一:“先 丁晉公 為 福建 轉運使,始製為鳳團,後又為龍團,貢不過四十餅,專擬上供,雖近臣之家,徒聞之而未嘗見也。” 元 陳德和 《落梅風·雪中十事·陶穀烹茶》曲:“龍團細,蟹眼肥,竹爐紅小窗清致。” 清 吳偉業 《新翻子夜歌》之四:“龍團與羊酪,相逢土風異。”

(2).盤龍紋飾。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朝服龍團》:“定製: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闌下前後繡龍團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則,以為辨別。”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石鼎

陶製的烹茶用具。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拓拔儉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牀;盤案之間,不過桑杯、石鼎。” 唐 皮日休 《冬曉章上人院》詩:“松扉欲啟如鳴鶴,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見寄》詩之二:“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灔波紅。” 元 劉詵 《和友人游永古堂》:“勝日偶尋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漚。”

七步

相傳 三國 魏 曹植 七步成詩,後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淮南 取貴於食時, 陳思 見稱於七步,方斯蔑如也。” 明 徐復祚 《紅梨記·逼試》:“可惜他才高七步,賦埒《兩都》,錦心繡腹,隱豹鳳雛,卻為柳營花陣都擔誤。”《平山冷燕》第八回:“故有時而名成七步,有時而倚馬萬言。”參見“ 七步成詩 ”。

陽台

從房屋牆面伸出的平台

李德載名句,【中呂】陽春曲 贈茶肆名句

詩詞推薦

龍團香滿三江水,石鼎詩成七步才,襄王無夢到陽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