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文英的《瑞鶴仙(癸卯歲壽方蕙岩寺簿)》
全文:
轆轤春又轉。
記旋草新詞,江頭憑雁。
乘槎上銀漢蹼車塵才踏,東華紅軟。
何時賜見?漏聲移、深宮夜半。
問蓴鱸、今幾西風,未覺歲華遲晚。
一片。
丹心白髮,露滴研朱,雅陪清宴。
班回柳院。
蒲*團底,小禪觀。
望罘罳明月,初圓此夕,應共嬋娟茂苑。
願年年、玉兔長生,聳秋井幹。
參考注釋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銀漢
見“銀河”
銀漢橫空
車塵
(1).車行揚起的塵埃。喻奔走的辛苦。 唐 溫庭筠 《秋日》詩:“天籟思林嶺,車塵倦都邑。” 清 顧彩 《梅花驛》詩:“馬跡車塵暗陌頭,遙看古驛入南州。”
(2).指代車騎。敬稱對方時亦用之。 唐 羅隱 《偶興》詩:“逐隊隨行二十春, 曲江 池畔避車塵。如今贏得將衰老,閒看人間得意人。” 宋 蘇軾 《與潁州運使劉昱啟》:“暫屈外臺之寄,一蘇右輔之民。日望車塵,按臨封部。” 清 吳偉業 《讀史雜感》詩之四:“匍匐車塵下,腰間玉鹿盧。”
東華
(1).傳說仙人 東王公 又稱 東華帝君 ,省稱“東華”。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四:“西龜初定籙, 東華 已校名。”《雲笈七籤》卷四八:“削滅九陰氣,記上 東華 名。” 明 張居正 《應制白鶴吟》之四:“金簡忽傳天上字, 東華 初紀大椿年。”參見“ 東王公 ”。
(2). 明 清 時中樞官署設在宮城 東華門 內,因以借稱中央官署。 明 袁宏道 《途中懷大兄》詩:“一自直 東華 ,先雞每戒睡。”
(3).泛指朝廷。 清 龔自珍 《送南歸者》詩:“布衣三十上書回,揮手 東華 事可哀。”
(4).見“ 東華門 ”。
吳文英名句,瑞鶴仙(癸卯歲壽方蕙岩寺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