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公度的《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
全文:
少皞不用事,八月猶苦熱。
南方本炎蒸,況乃甘澤闕。
雨師弛厥職,旱魃逞餘孽。
金石鑠欲流,污池龜甲裂。
稼穡亦已休,田家生理絕。
敢意築場圃,漸聞罌瓶竭。
租斂數有恆,不為愆陽輟。
州縣急錙銖,鞭箠動流血。
吁嗟號帝閽,此語何由徹。
空村巫覡舞,靈祠香火謁。
水旱制於天,祈禳恐虛設。
嘗聞桑林禱,爪犧亦清潔。
萬國幾為魚,堯德豈其劣。
但令備先具,難必沴氣滅。
江淮十萬兵,仰口資飯饋轍。
太倉無宿儲,有司憂百結。
腐儒從薄宦,籃輿走嵽嵲。
王事有嚴程,亭午不得歇。
林鳥呀無聲,僕夫屢告暍。
馬得變玄冬,陰厓踏層雪。
參考注釋
租斂
徵收賦稅。《淮南子·主術訓》:“人主租斂於民,必先計歲收,量民積聚。”
有恆
有恆心,堅持不懈
持之有恆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愆陽
亦作“ 愆暘 ”。陽氣過盛。本謂冬天溫和,有悖節令。後亦指天旱或酷熱。《左傳·昭公四年》:“夫冰以風壯,而以風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徧,則冬無愆陽,夏無伏陰。” 杜預 註:“愆,過也。謂冬溫。”《逸周書·時訓》:“草木不黃落,是為愆陽;蟄蟲不鹹俯,民多流亡。” 唐 白居易 《祈皋亭神文》:“去秋愆陽,今夏少雨,實憂災沴,重困 杭 人。”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傳·釋玄照》:“今愆暘經時,國內荒饉,可致甘澤,以救生靈。” 明 劉基 《次韻石末公閔雨》:“豈意愆陽為沴氣,忽過炎夏到秋風。”
黃公度名句,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