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

作者:楊纘 朝代:宋代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

怨殘紅。
夜來無賴,雨催春去匆匆。
但暗水、新流芳恨,蝶淒蜂慘,千林嫩綠迷空。
那知國色還逢。
柔弱華清扶倦,輕盈洛浦臨風。
細認得凝妝,點脂勻粉,露蟬聳翠,蕊金團玉成叢。
幾許悉隨笑解,一聲歌轉春融。
眼朦朧。
憑闌乾、半醒醉中。

詩詞問答

問: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作者是誰?答:楊纘
問: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是什麼體裁?答:詞

詩詞推薦

  • 頌古二十四首

    釋勝宋代〕貓全食血功,虎備起屍殺。無奈阿舅何,不傳上樹訣。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殿前生桂樹

    文同宋代〕童童彼芳桂,藹藹生廣內。靈根浹和液,柯葉冬不改。日月最臨照,雨露偏汪{左氵右歲}。願保剛勁質,與君同
  • 示安大師

    王安石宋代〕道人深北山為家,宴坐白露眠蒼霞。手扶梲杖雖老矣,走險尚可追麏麚。踞堂俯視何所有,窈窕樛木垂榠樝。深尋
  • 龜山亦好軒

    梁泰來宋代〕人在遠堂山下居,家有遠堂堂上書。階苔簾草意自如,有書可讀山可廬。人於富貴不肯足,我於貧賤樂有餘。相逢
  • 下赤山嶺過渡至石子澗別施八評事

    梅堯臣宋代〕三年守廬次,雨回來澗邊。臨塘愛魚樂,近竹見人賢。今我西歸日,逢君小隱年。重將車馬去,驚起野鷗眠。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慜禪師

    李復宋代〕湘南衡缶水,分得一支來。宴坐秋峰靜,澄心夜月開。清風生虎錫,驚電護龍杯。昨夜飛香動,山神禮寶台。
  • 題宜興庵壁

    李曾伯宋代〕秋盡菊都荒,蜂猶采蜜忙。何如龜縮殼,此際已深藏。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橘井

    元結唐代〕靈橘無根井有泉,世間如夢又千年。鄉園不見重歸鶴,姓字今為第幾仙。風泠露壇人悄悄,地閒荒徑草綿綿。如何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江心寺

    徐照宋代〕兩寺今為一,僧多外國人。流來天際水,截斷世間塵。鴉宿腥林徑,龍歸損塔輪。卻疑成片石,曾坐謝公身。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 十六夜待燈不見作

    張之翰元代〕簾幕卷春陰。坐守江燈正夜深。兩岸人家樓閣暗,消沉。笑道良宵直萬金。負煞隔年心。多病情懷難更禁。腸斷一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史詩鉅橋

    胡曾唐代〕積粟成塵竟不開,誰知拒諫剖賢才?武王兵起無人敵,遂作商郊一聚灰。
  • 題僧南浦詩卷

    王義山宋代〕齊己諸人殼已蟬,不傳詩印又多年。水萍粘瓦終無用,風絮沾泥不是禪。誰識鹹酸居味外,要追風雅到刪前。讀師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張伯起自蜀還台簾對既訖以有司奉祠蠟方既即

    宋祁宋代〕殿墄塗丹九齒長,珠簾伏奏近天香。已傳樂職來西蜀,更就清齋得太常。夕燎烘庭思結佩,曉蘭薰俗滯華陽。心傾
  • 古塞下曲

    陶翰唐代〕進軍飛狐北,窮寇勢將變。日落沙塵昏,背河更一戰。騂馬黃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殺左賢王,歸奏未央殿。欲言
  • 欲入山訪參寥預令探梅

    毛滂宋代〕誰作東州客,支公合往還。想無詩外事,聊輟定中閒。拂石須相憩,留雲欲共攀。為尋梅發處,先過向南山。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次中秋閏月表舅晁仲如韻)

    侯置宋代〕今秋仲月逢餘閏。月姊重來風露靜。未勞玉斧整蟾宮,又見冰輪浮桂影。尋常經歲睽佳景。閱月那知還賞詠。庾樓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馬上口占

    趙汝鐩宋代〕平林塗煙山擎日,晚征漠漠客愁集。浮生隙駒忙裹過,虛名塞馬眼前失。古來戰場莫回首,一成一改骨俱朽。柳岸
  • 晚春

    黃庚宋代〕老來無復事狂游,倚杖看花動客愁。病骨卻寒春不管,柳棉風裹木棉裘。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祝英台近(賦攬秀園)

    周密宋代〕步玲瓏,尋窈窕,瑤草四時碧。小小蓬萊,花氣透簾隙。幾回翠水荷初,蒼崖梅小,綺寮掩、玉壺春色。柳屏窄。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吐綬鳥詞

    劉禹錫唐代〕越山有鳥翔寥廓,嗉中天綬光若若。越人偶見而奇之,因名吐綬江南知。四明天姥神仙地,朱鳥星精鍾異氣。赤玉

名句推薦

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原文_八六子(牡丹次白雲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