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開慶太學的《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全文:
撥轉天網回地紀,中興又自庚申始。
掃除陰類誰之功,有硬脊樑擔得起。
鯫生曾作茶嶺詩,已學希夷不願仕。
逢人見說太平時,擔面來領西湖水。
幽陰何物號閻羅,污我青天莫敢指。
國人鹹懼妖復來,天子自知忠可使。
履齋泉下不伏款,帝謂董賢人切齒。
未聞蔡筆頌余公,但見歐面責高子。
揚揚顏面見士夫,不知世間有羞恥。
吁嗟今世負大名,祿重忠言類如是。
一身富貴盡有餘,何況明明今在邇。
中面雖有空頭敕,其奈諸名都唯唯。
五更魁宿炳光精,吐出忠肝涕盈紙。
心懷寸鐵飛上天,願剔剛腸開帝視。
彷徨灶碑為主驚,慷慨面生為國喜。
吾皇英斷似孝宗,覿有天誅終棄死。
當時賴有政府賢,彈淚妖狐與羸豕。
家奴猥瑣何足雲,中丞舉動可惜爾。
慶曆諸公聞此詩,勿謂予禍始於此。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今世
(1) 這一輩子
今生今世
(2) 現代;當代
大名
(1) 某人的正式名字
(2) 對方名字的敬稱
(3) 顯赫的名氣
忠言
忠直之話
進盡忠言。——諸葛亮《出師表》
忠言逆耳。——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開慶太學名句,美文文山劾董宋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