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再次韻審知索彥博送行之交》
全文:
江清可釣思持竹,地廣可耕思種粟。
胡為作計久低回,而乃覓官親賤辱。
南州徐孺晚與游,江東文度昔所熟。
堂堂荊州止獲一人半,我邦有此二士差亦足。
五君流詠轉竹林,蘭亭何意慕金谷。
徐詩到眼以數過,王筆入手曾未讀。
但能贈我以規不以頌,不用崇酒仍載肉。
嗟哉他人豈無言,交友不高徒碌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為作
(1).造作;做作。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豕俛仰嚘咿,為作容聲,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辯<列子>》:“其文辭類《莊子》,而尤質厚,少為作。” 元 無名氏 《替殺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來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條,上墳處説不盡喬為作。”
(2).猶作為;行為。 唐 李翱 《去佛齋論》:“使佛生於中國,則其為作也必異於是。”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風俗習慣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語暨其他為作,俱欲去上下賢不肖之間,以大歸乎無差別。”
低回
(1) 也作“低徊”
(2) 徘徊;流連
人們在堤邊低回,欣賞著澄江如練的水色
低佪夷猶,宿北*姑兮。——《楚辭·九章·抽思》
(3) 迴旋起伏
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樂遊園歌》
(4) 紆迴曲折
大道低回。——《漢書·揚雄傳》
而乃
(1).連詞。表示承接。猶然後。《史記·呂不韋列傳》:“乃往見 子楚 ,説曰:‘吾能大子之門。’ 子楚 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 漢 王充 《論衡·初稟》:“當 漢祖 斬大蛇之時,誰使斬者?豈有天道先至,而乃斬之哉?勇氣奮發,性自然也。”
(2).連詞。表示轉折或另起話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淺,而 弈秋 之心,何嘗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妄抑大猷,至獨陷神於天穽之下,不以甚乎?” 宋 葉適 《始議一》:“非惟不務討伐二虜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冊以申百年之誓信。” 明 方孝孺 《豫讓》:“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損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魯迅 《書信集·致許廣平》:“而乃年屆結束,南北東西;雖尺素雲能通,或下問之不易。”
官親
官吏的親戚。《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不想他一朝作了官親,福至心靈,這幾句官話兒倒誤打誤撞的説了個合折押韻。” 清 馮桂芬 《與李方赤太守書》:“無論大小衙門、官親幕友、長隨吏役人等,不得擅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他那些甚么外甥咧、表侄咧,聞得他做了官,便都投奔他去做官親。”
賤辱
(1).低賤。 漢 徐幹 《中論·貴言》:“非惟言也,行亦如之,得其所則尊榮,失其所則賤辱。” 宋 蘇軾 《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詩:“歸田雖賤辱,豈失泥中行。”
(2).指輕視羞辱。 清 譚嗣同 《仁學》三六:“既召而役使之矣,復賤辱之,蹴踏之。”
趙蕃名句,再次韻審知索彥博送行之交名句
名句推薦
今朝風日暖,臨水且逍遙
馬世德《冬日觀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