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中解夏,三門開放兩邊

釋慧空偈十三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慧空的《偈十三首》

全文:
雪峰山中解夏,三門開放兩邊
去底觀音勢至,來底交殊普賢。

釋慧空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慧空雪峰山中解夏,三門開放兩邊書法作品欣賞
雪峰山中解夏,三門開放兩邊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雪峰

積雪的山峰。 唐 杜甫 《出郭》詩:“遠煙鹽井上,斜景雪峰西。” 元 袁桷 《上京雜詠》之六:“天錫清涼國,晴霞綻雪峰。” 權寬浮 《牧場雪蓮花》:“我跟他們一道走到外面,望著那燦爛的雪峰和羊群。”

解夏

佛教語。謂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滿而散去。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夏乃眾僧長養之節,在外行則恐傷草木蟲類,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應禪寺掛搭,僧尼盡皆散去,謂之解夏。” 唐 韓鄂 《歲華紀麗·中元》:“眾僧解夏。”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剎搭掛,謂之‘結夏’,又謂之‘結制’,蓋方長養之辰,出外恐傷草木蟲蟻,故九十日安居。《釋苑宗規》云:‘ 祝融 在候, 炎帝 司方當法王禁足之辰。’是釋子護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始盡散去,謂之‘解夏’,又謂之‘解制’。” 清 褚人穫 《堅瓠續集·僧尼結夏》:“至七月十五日,應禪寺掛褡,僧尼皆散去,謂之解夏、解制。”

三門

(1).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門。《周禮·考工記·匠人》:“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 鄭玄 註:“天子十二門,通十二子。” 孫詒讓 正義:“雲‘天子十二門’者,四旁各三門,總十二門。”

(2).古代諸侯宮殿有三門:庫門、雉門、路門。《禮記·明堂位》“天子應門” 漢 鄭玄 註:“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 魯 有庫、雉、路,則諸侯三門與!” 孔穎達 疏:“此經有庫門、雉門,又《檀弓》云:‘ 魯莊公 之喪,既葬,而絰不入庫門。’ 定 二年‘雉門災’。是 魯 有庫、雉,則又有路門,可知 魯 既有三門,則餘諸侯亦有三門。”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廟位昭穆》引 敖繼公 曰:“諸侯三門庫、雉,路。則庫門為大門,左宗廟,右社稷。” 清 龔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賦》:“重以三門六衢,上輦蓾車,下不通清渠。”

(3).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種途徑:禽門、人門、聖門。 漢 揚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情*欲,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聖門。”

(4).占驗家立休、生、傷、杜、景、死、驚、開為八門。以休、生、開三門為吉,余為凶,故以“三門”指休門、生門、開門,取其吉義。《奇門遁甲·四時通用八門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從開、休、生三門,大吉。”《後漢書·文苑傳·高彪》:“天有太一,五將三門;地有九變,丘陵山川。” 李賢 註:“《太一式》:‘凡舉事皆欲發三門,順五將。’發三門者,開門、休門、生門。” 唐 玄宗 《賜道士鄧紫陽》詩:“《太乙》三門訣, 元君 六甲符。”後世行師臨戰,仿休、生等八門而布陣,三門所指亦同。 南朝 梁簡文帝 《從軍行》:“三門應遁甲,五壘學神兵。” 唐 楊炯 《昭武校尉曹通神道碑》:“登壇拜將,授鉞行師,開《太乙》之三門,閉《陰符》之六甲。”

(5).指寺院大門。《釋氏要覽·住處》:“凡寺院有開三門者,只有一門亦呼三門者何也?《佛地論》云:‘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大宮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脫門謂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門入也。”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廟應詔》詩:“三門臨 苦縣 ,九井對 靈谿 。” 元 王實甫 《破窯記》第二折:“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 明 何景明 《游洪法寺塔園土山》詩:“三門上岌嶪,玉柱撐雲露。”

(6).泛指大門或外門。《紅樓夢》第五二回:“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道我們裡頭的規矩。”

(7).山名。一名 三門山 ,又名 砥柱 。在 河南 陝縣 東北的 黃河 之中。其山有中神門、南鬼門、北人門三門,故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山穿既決,水流疎分,指狀表目,亦謂之 三門 矣。”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嶽賦》:“ 三門 九曲,競呈昇沒之源; 太華 維 嵩 ,交闢奔衝之路。” 金 王渥 《三門津》詩:“大河 三門 險,神 禹 萬世功。”

開放

(1) 花蕾張開

花苞開放了

(2) 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允許進入

公園今天不開放

兩邊

(1) 兩方面

兩邊討好

(2) 兩方向

人群向兩邊散開

釋慧空名句,偈十三首名句

詩詞推薦

雪峰山中解夏,三門開放兩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