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後主,為一兩三聲,也曾聽得,撇卻家山去

陳維崧家善百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聞百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陳維崧的《家善百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聞百》

全文:
是誰家本師絕藝?檀槽搯得如許!半彎邏逤無情物,惹我傷今弔古。
君何苦:君不見、青衫已是人遲暮。
江東煙樹。
縱不聽琵琶,也應難覓,珠淚曾乾處。
悽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燈前一隊兒女。
忽然涼瓦颯然飛,千歲老狐人語。
渾無據,君不見、橙心結綺皆塵土。
兩家後主,為一兩三聲,也曾聽得,撇卻家山去

陳維崧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後主

(1).後代的君主;嗣君。《史記·酷吏列傳·杜周》:“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後漢書·鄧騭傳論》:“自取災故,必於貽釁後主,以至顛敗者,其數有可言焉。” 李賢 註:“後主謂嗣君也。” 南朝 陳 徐陵 《為梁貞陽侯答王太尉書》:“烝嘗不絶於私廟,子弟得嗣南蕃者,後主之惠也。”

(2).歷史上稱一個王朝的末代君主。如 三國 蜀 的 劉禪 、 北齊 的 高緯 、 南朝 陳 的 陳叔寶 、 南唐 的 李煜 等,均稱後主。

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宋史·律曆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數。《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晉書·紀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 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

一輛。《史記·貨殖列傳》“牛車千兩” 唐 張守節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

三聲

舊指軍中用以傳令的金鼓、笳、鐸之聲。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十陣》:“三聲既全,五彩必具,辨吾號聲,知五旗。”

也曾

曾經。 唐 元稹 《贈崔元儒》詩:“最愛輕欺杏園客,也曾辜負酒家胡。”《西遊記》第八八回:“雖不曾重報師恩,卻也曾渡水登山,竭盡心力。”《說岳全傳》第四十回:“太太先前也曾請箇飽學先生,教他讀書。”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這口寶劍,末將也曾聽說,確是一口好劍。”

撇卻

拋棄;丟開。《醒世恆言·金海陵縱慾亡身》:“帝得新人,撇卻舊人矣。”《白雪遺音·馬頭調·未曾寫書》:“忘卻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人而無信,撇卻前言。”《再生緣》第七九回:“勸 少華 ,撇卻心中憂悶事,調養尊軀好畢姻。”

家山

謂故鄉。 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傳>》詩:“舊市 越溪 陰,家山 鏡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十二欄桿,無事閒憑遍。悶來把湘簟展,夢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風驚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二:“踏徧中華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

陳維崧名句,家善百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聞百名句

詩詞推薦

兩家後主,為一兩三聲,也曾聽得,撇卻家山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