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

鄭谷寄司勛張員外學士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鄭谷的《寄司勛張員外學士》

全文:
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
昨來聞俶擾,憂甚欲顛狂。
煙暝搔愁鬢,春陰賴酒鄉。
江樓倚不得,橫笛數聲長。

鄭谷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鄭谷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書法作品欣賞
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平昔

以往,過去;

秋先平昔最恨的是攀枝折朵。——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我平昔很少讀小說,忽然來了興趣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詩·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 曰:‘吾始困時,嘗與 鮑叔 賈,分財利多自與, 鮑叔 不以我為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鮑子 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長史 云:‘ 劉尹 知我,勝我自知。’” 宋 蘇軾 《觀魚台》詩:“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2).器重我。《史記·刺客列傳》:“﹝ 豫讓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寵之……﹝ 豫讓 ﹞曰:‘嗟呼!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 智伯 ,則吾魂魄不愧矣。’”

司勛

(1).官名。《周禮》夏官之屬,主管功賞之事。 北周 因 周 制置司勛,掌六勛之事。 隋 置司勛侍郎,屬吏部。 唐 宋 改為郎中, 明 清 稱稽勛司, 清 末廢。參閱《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職官二》。

(2).指 杜牧 。 牧 嘗為司勛員外郎,故稱。 寧調元 《柬蛻庵三什》詩之三:“多謝司勛能薄倖,幾回惆悵欲歸時。”

外郎

(1).官名。 漢 中郎將分掌三署。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宮殿門戶,出充車騎。沒有固定職務的散郎稱外郎。六朝以來,亦稱員外郎,謂正員以外的官員。《漢書·惠帝紀》:“中郎、郎中滿六歲爵三*級,四歲二級。外郎滿六歲二級。” 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外郎,散郎也。” 唐 張籍 《寄元員外》詩:“外郎直罷無餘事,掃灑書堂試藥爐。” 宋 王禹偁 《制除工部郎中出內署》詩:“莫嫌工部官曹慢, 杜甫 才名是外郎。”參閱《通典·職官十一》。

(2). 宋 元 以來對衙門書吏的稱呼。亦指縣府小吏。小說詞曲中多用之。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四折:“今日 包待制 大人陞廳坐衙,外郎,你與我將各項文卷打點停當,等僉押者。”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二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如麪,水麪打一和,糊塗成一片。”《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卻有 嚴公 兒子平日最愛的相識,一個外郎,叫做 丘三 ,是個極狡猾奸詐的。”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外郎》:“散郎謂之外郎。今以之稱吏員,乃世俗相褒之辭。”

鄭谷名句,寄司勛張員外學士名句

詩詞推薦

  • 送君時東歸夜宿城外並橋上·其一

    彭汝礪宋代〕疏疏星月帖雲浮,槐葉風聲已轉秋。欲寄歸帆終未得,徒分心逐水東流。
  • 頌古五十三首

    釋文禮宋代〕散席迢迢到海涯,點頭橈下喪全機。父南子北今何在,月冷漁歌落釣磯。
    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 詩詞名句
  • 對月寄雍陶

    劉得仁唐代〕圓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臨水通宵坐,知君此興同。華凝衣有露,靜極樹無風。若向湘江見,湘江徹底空。
    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 詩詞名句
  • 出關投孫侍御

    杜荀鶴唐代〕東歸還著舊 * ,爭免花前有淚垂。每歲春光九十日,一生年少幾多時。青雲寸祿心耕早,明月仙枝分種遲。不為
    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 詩詞名句
  • 秀亭秋懷十五首

    方回宋代〕老懷幸無事,何用知秋風。團團烏桕樹,一葉垂殷紅。為此有所感,長吟敲虛空。城市了在目,心隔雲萬里。燕席
  • 立春出郊風急有作

    衛宗武宋代〕意行出郊坰,迎春二之日。不聞條風鳴,但見朔風急。朔風何太嚴,厲物無洪纖。時方尚發育,豈汝當行權。試與
  • 送方元忠

    鄭獬宋代〕京師惡塵土,兩足沒至踝。狂風暴然作,塞天赤如赭。事牽或出門,復又無驢跨。垢汗黏透衣,留遲固不遐。走歸
  • 漢宮春

    王哲元代〕正好修行,得深深幽密,玄玄微妙。樞機是茲,仗此便成關要。惺惺了了。更做就、風流真俏。顏內少、元從亘昔
    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 詩詞名句
  • 寄景孺提刑

    文同宋代〕江由岩嶮地,萬木與雲齊。弭節山中宿,思歸夜半啼。麝香沾野草,虎跡滑春泥。到此須憑酒,何人手可攜。
  • 偈二十七首·其十五

    釋紹隆宋代〕示現天宮補處身,堯風舜日耀乾坤。今朝共祝南山壽,萬國來朝萬乘尊。
平昔偏知我,司勛張外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