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沈遼的《白石爛望齊山》
全文:
西江水過南山來,青莎白砂一半摧。
夜來雨猛山谷溢,平昔夷余安在哉。
拿舟欲過白石爛,江風激激無纖埃。
古來白石亦可怪,狂湍盪潏終不頹。
南山經春草木王,群峰委曲青雲堆。
江中落景若圖畫,山翁住處無崔嵬。
山翁憔悴如槁木,不與世俗同樽罍。
江邊山下人不識,斜日獨上清泠台。
參考注釋
邊山
靠近邊界的山嶺。 宋 王珪 《贈太尉鄭文肅公輓詞》之二:“星墜將軍府,邊山萬未腓。” 明 盧象昇 《剿盪愆期聽候處分並陳賊勢兵情疏》:“日則裹糧負運,夜則露宿邊山。”
下人
(1).百姓;人民。《墨子·尚同中》:“天之降罸也,將以罸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後漢書·朱暉傳》:“鹽利歸官,則下人窮怨。”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 度 拜稽首,皇祐下人。”
(2).婢僕。《宋書·二凶傳·劉劭》:“ 臨賀公主 南第先有一下人慾嫁,又聞此下人養他人奴為兒,而汝用為隊主,抽拔何乃速。”《紅樓夢》第八八回:“下人在背地裡便生出許多議論來。” 曹禺 《雷雨》第二幕:“哼,讓大家說吧, 周 家大少爺看上他家裡面的女下人,怕什麼,我喜歡她。”
(3).指下屬。 明 于謙 《宣府軍務疏》:“其參將 揚能 説稱,尚書比時挑選軍士,止是出於己見,不令詢問下人,一時挑選不精。”
(4).才能庸劣或行為卑下的人。《漢書·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可妻也。” 顏師古 註:“言曾孫之身於帝為近親,縱其人材下劣,尚作關內侯。”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凡此諸行,了無一然,而不躋善人之跡者,下人也。” 明 王世貞 《鳳洲雜編·書與太師也先》:“比先朝廷與太師處皆因下人之言,彼此都動軍馬。”
居於人之後;對人謙讓。《易·繫辭上》:“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孔穎達 疏:“能以有功卑下於人者也。”《漢書·司馬遷傳》:“僕觀其為人……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這四句詩,奉勸世人虛己下人,勿得自滿。” 黃遠庸 《外交總長宅中之茶會》:“ 陸君 恂恂下人,出言有章,蓋一絕好歐西紳士風度。”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斜日
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南朝 梁簡文帝 《納涼》詩:“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陰。” 宋 王安石 《杏花》詩:“獨有杏花如喚客,倚墻斜日數枝紅。” 清 納蘭性德 《南鄉子》詞:“飛絮晚悠颺,斜日波紋映畫梁。”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行人於斜日將墮之時……涕不可仰。”
上清
(1).上天;天空。《漢書·揚雄傳下》“不能撠膠葛” 唐 顏師古 註:“膠葛,上清之氣也。” 唐 齊己 《賀雪》詩:“上清凝結下乾坤,為瑞為祥表致君。”
(2).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雲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 、 上清 、 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 、 禹餘天 、 大赤天 是也…… 靈寶君 治在 上清境 ,即 禹餘天 也。”《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 蘭公 煉丹已成,舉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無飢,遠近聞之,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
(3).用以指道觀或道長。 唐 白居易 《酬贈李鍊師見招》詩:“幾年司諫直 承明 ,今日求真禮上清。” 明 朱權 《荊釵記·薦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誠,亡妻滯水濱,願神魂得上升。”
(4). 唐 柳珵 《上清傳》雲,丞相 竇參 為政敵所誣,自知將敗,囑其婢 上清 入宮為婢,為之辯白, 上清 後果入宮,向 德宗 辯其誣。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五引《異聞集》。後因以“上清”稱婢。《通雅·稱謂》:“婢亦謂之上清。 柳珵 《上清傳》, 溫公 《考異》引之……事雖不可信,然當時稱婢為上清,亦常語也。”
沈遼名句,白石爛望齊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