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陪陳使君游東禪寺·其二

作者:洪芻 朝代:宋代

又陪陳使君游東禪寺·其二原文

城裡芳菲盡破除,更攜賓從出東郛。

桃憑苦雨收紅糝,李借風光耀雪珠。

碧水橫堤春澹沲,石門弭蓋步踟躕。

細看名字蒼崖畔,點檢而今半在無。

詩詞問答

問:又陪陳使君游東禪寺·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洪芻
問:又陪陳使君游東禪寺·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又陪陳使君游東禪寺·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洪芻的名句有哪些?答:洪芻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參考注釋

城裡

城市建成區內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樣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宋· 沈括《夢溪筆談》

破除

除去,消除;敗壞;摧殘;花費,用盡

破除情面

賓從

(1) 服從,歸順

(2) 賓客和僕從

苦雨

久下成災的雨。《左傳·昭公四年》:“春無淒風,秋無苦雨。” 杜預 註:“霖雨為人所患苦。” 孔穎達 疏:“《詩》雲‘以祈甘雨’,此雲苦雨。雨水一也,味無甘苦之異養物為甘,害物為苦耳。” 晉 陸機 《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一:“淒風迕時序,苦雨遂成霖。” 宋 蘇軾 《過海》詩:“參橫斗落轉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郭小川 《崑崙行》詩之一:“ 太行山 的苦雨,早被革命歌聲唱斷。”

紅糝

指紅色散粒狀之物。 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始見 洛陽 春,桃枝綴紅糝。” 宋 蘇軾 《再次韻答田國博部夫》:“枝上稀疏地下稠,忍看紅糝落牆頭。”

光耀

光采;榮耀

當然也是很光耀的事

雪珠

霰的俗稱。《紅樓夢》第四九回:“因下雪珠兒,老太太找了這一件給我的。”

碧水

綠水。 南朝 梁簡文帝 《採蓮曲》:“桂檝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 唐 李白 《早春寄王漢陽》詩:“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御溝澄碧水,轉池塘,時時微雨洗風光。” 元 戴表元 《苕溪》詩:“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澹沲

蕩漾貌。 明 高啟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詩:“風日初澹沲,櫻桃作繁英。”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五:“ 李西涯 如陂壙秋潦,汪洋澹沲,而易見底里。”

石門

(1). 春秋 魯 城外門。《論語·憲問》:“ 子路 宿於 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借指賢者。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 石門 晨開,荷蕢疾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後漢書·蔡邕傳》:“是故天地否閉,聖哲潛形, 石門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靈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

(4).古代用於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禦工事。《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拜為牙門將,屬 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羌 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不糜爛。”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時自 四川盆地 通向 雲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上修築而成,因路經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的 石門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賓 ,南抵 雲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處。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多經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陝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東漢 的《石門頌》、 北魏 的《石門銘》最為著名。

弭蓋

謂控馭車駕徐徐而行。蓋,車蓋,借指車。《文選·謝莊<月賦>》:“騰吹寒山,弭蓋秋坂,臨濬壑而怨遙,登崇岫而傷遠。” 李善 註:“ 王逸 《楚辭》注曰:‘弭,按也。’” 唐 李益 《將赴朔方早發漢武泉》詩:“弭蓋出故關,窮秋首邊路,問我此何為,平生重一顧。” 宋 歐陽修 《和游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

踟躕

(1)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搔首踟躕。——《詩·邶風·靜女》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樂府《陌上桑》

踟躕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細看

仔細地觀察

名字

1.人的名與字。 2.指姓名。 3.名稱;名號。 4.命名;稱其名。 5.猶名譽;名聲。 6.即名詞。

崖畔

(1).山崖邊。《水滸傳》第九七回:“忽見崖畔樹林中,走出一個樵者。”

(2).界限,邊際。 三國 魏 郭遐叔 《贈嵇康》詩之三:“譬彼造化,抗無崖畔,封疆畫界,事利任難。”

點檢

一個一個地查檢

點檢人數都在,單不見了張委、 張霸二人。——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而今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 * 《憶秦娥·婁山關》

詩詞推薦

又陪陳使君游東禪寺·其二原文_又陪陳使君游東禪寺·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