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石寶的《寄歐職方時振》
全文:
午睡醒時獨倚闌,葛巾何用再三彈。
驚聞碧樹還書禮,欲向雲霄附羽翰。
長者風流元似玉,同心言語自如蘭。
無因拭目官槐道,一借前驅負弩看。
參考注釋
無因
(1).無所憑藉;沒有機緣。《楚辭·遠遊》:“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怨年歲之易暮,傷後會之無因。”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金剛經鳩異》:“夢至荒野,遇大河,欲渡無因。” 清 吳偉業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有待聞乾鵲,無因見皎蟾。”
(2).無故,無端。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眾莫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世說新語·雅量》“ 宣武 與 簡文 太宰共載”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帝﹞雅有局鎮。嘗與 桓溫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橋, 溫 密勑令無因鳴角鼓譟,部伍並驚馳……帝舉止自若。”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對坐論歲暮,絃悲豈無因。”
(3).猶無須。 唐 元稹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擬馴鷗鳥,無因用弩機。” 唐 羅虬 《比紅兒》詩:“輕小休夸似燕身,生來占斷紫宮春。 漢 皇若遇 紅兒 貌,掌上無因著別人。”
拭目
擦亮眼睛。形容殷切期待或注視。《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顏師古 註:“言改易視聽,欲急聞見善政化也。”《南史·張融傳》:“出入朝廷,皆拭目驚觀之。” 宋 陸游 《上殿札子》:“天下傾耳拭目之時,所當戒者,惟嗜好而已。” 清 惲敬 《贈光祿大夫神道碑銘》:“羣公拭目,翩然南返。”
官槐
官府植於官道旁的槐樹。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近奉文牒,令伐官槐,若欲造車,豈無良木?” 宋 呂渭老 《百事嬌》詞:“登堂望極,正露鎖,官槐歸路。”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官樹》:“下至 隋 唐 之代,而官槐官柳亦多見之詩篇,猶是人存政舉之效。”
一借
後漢 寇恂 為 河內 太守,征入朝為金吾。時 光武 至 穎川 ,百姓遮道曰:“願從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事見《東觀漢紀》、《後漢書》本傳。後因以“一借”為百姓留戀好官之典實。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彌結。”參見“ 借寇 ”。
前驅
(1) 前導
一箭斃其前驅
(2) 先頭部隊;先鋒
三千為前驅。——《資治通鑑·唐紀》
前驅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為前驅
(3) 引導事物發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驅
負弩
(1).謂背負弓箭,開路先行。古代迎接貴賓之禮。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拜 相如 為中郎將,建節往使……至 蜀 , 蜀 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僧辯書》:“郡將州司,郊迎負弩。”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詩:“昨日焚香謁聖母,青山鞠躬如負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雹神》:“﹝ 李左車 ﹞懷中出天師刺,曰:‘聞騶從將臨,先遣負弩。’”
(2).古代亭長的別稱。《後漢書·百官志五》“亭有亭長,以禁盜賊” 劉昭 注引 漢 應劭 《風俗通》:“亭吏舊名負弩,改為長,或謂亭父。”
石寶名句,寄歐職方時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