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仿雲漢詩體敬制雩祭樂章以申誠懇·其三》
全文:
自古在昔,春郊夏雩。
曰惟龍見,田燭朝趨。
盛禮既陳,神留以愉。
雷師闐闐,飛廉衙衙。
曰時雨暘,利我新畬。
參考注釋
雷師
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楚辭·離騷》:“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洪興祖 補註:“《春秋合誠圖》云: 軒轅 主雷雨之神。一曰,雷師, 豐隆 也。”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邁黃妖之崇臺兮,雷師奮而下雨。” 元 鄭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感得雨師灑塵,雷師擊節。” 明 何景明 《告咎文》:“禁雨工之濫施兮,屏雷師之妄騖。”
闐闐
(1).眾多、旺盛貌。《詩·小雅·采芑》:“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高亨 註:“闐闐,兵勢眾盛貌。” 唐 歐陽詹 《福州南澗寺上方石像記》:“萬物闐闐,各由襲沿。”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黃十翁》:“東門外如陽間市肆,往來闐闐。”
(2).形容聲音洪大。《楚辭·九辯》:“屬雷師之闐闐兮,通 飛廉 之衙衙。” 晉 左思 《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若風流雨散,漫乎數百裡間。” 唐 賈曾 《餞張尚書赴朔方序》:“聽闐闐之去鼓,目悠悠之轉斾。” 清 劉大櫆 《重修孫公橋記》:“鑿琢礱礪,闐闐殷殷。”
飛廉
(1). 商紂 的諛臣。《孟子·滕文公下》:“驅 飛廉 於海隅而戮之。” 趙岐 註:“ 飛廉 , 紂 諛臣。” 明 康浚川 《新水令·送康對山太史歸田》套曲:“卻怎生 飛廉 諂佞偏榮富?” 章炳麟 《讀郭象論嵇紹文》:“藉令 紹 為世臣,與其君無鋒芒小怨,其死特比肩於 飛廉 ,賢不足卲。”
(2).風神。一說能致風的神禽名。《楚辭·離騷》:“前 望舒 使先驅兮,後 飛廉 使奔屬。” 王逸 註:“ 飛廉 ,風伯也。” 洪興祖 補註:“《呂氏春秋》曰:‘風師曰 飛廉 。’ 應劭 曰:‘ 飛廉 ,神禽,能致風氣。’” 元 薩都剌 《中秋月夜泛舟於金陵石頭城》詩:“ 秦淮 流水西復東,倒涵天影磨青銅。 飛廉 掃空出海月,明珠飛入琉璃宮。” 清 吳偉業 《八風詩·東北風》:“ 飛廉 熛怒向人間, 徐福 求仙恨未還。”
(3).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名。《淮南子·俶真訓》:“騎飛廉而從敦圄。” 高誘 註:“飛廉,獸名,長毛有翼。”
(4).宮觀名。《三輔黃圖·觀》:“ 飛廉觀 在 上林 , 武帝 元封 二年作。 飛廉 ,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武帝 命以銅鑄置觀上,因以為名。”《後漢書·馮衍傳下》:“陵 飛廉 而太息,登 平陽 而懷傷。”
衙衙
(1).相向而立貌。 唐 皇甫湜 《題浯溪石》詩:“石屏立衙衙,溪口揚素瀨。” 胡文英 《吳下方言考》卷四:“‘石屏立衙衙’,案衙衙,立而相向之貌。 吳 諺謂相朝對曰衙衙然也。”
(2).象聲詞。 明 劉基 《聽蛙》詩:“初聆衙衙雜更鼓,漸聽嘈嘈成侈多。” 陳三立 《公約過隨園故址用前韻》:“ 掃葉樓 頭萬緑合, 大江 雁去呼衙衙。”
行走貌。《楚辭·九辯》:“屬雷師之闐闐兮,通 飛廉 之衙衙。” 洪興祖 補註:“衙衙,行貌。” 清 龔自珍 《太常仙蝶歌》:“慰此蹇蹇,其來衙衙。”
乾隆名句,仿雲漢詩體敬制雩祭樂章以申誠懇·其三名句
名句推薦
暗竹扃書牖,孤燈上蕙帷
徐鼎《哭朱龜岩》
詩詞推薦
![雷師闐闐,飛廉衙衙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