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鑼溪接武陵源,峽口通人宛見村

乾隆仇英桃源圖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仇英桃源圖》

全文:
鈔鑼溪接武陵源,峽口通人宛見村
望去陌阡雞犬富,迎來老幼笑言溫。
傳神別致超凡品,避世高情足靜論。
粉本問從誰所得,伯駒真跡石渠存。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鈔鑼

即?鑼。宋蘇軾有《就驛賜大遼賀興龍節使副鈔鑼等口宣》﹑《賜大遼賀正旦人使銀沙鑼唾盂子錦被等口宣》。參見"?鑼"。

武陵源

(1). 晉 陶潛 《桃花源記》載: 晉 太元 中, 武陵 漁人誤入 桃花源 ,見其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老少怡然自樂。村人自稱先世避 秦 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遂與外界隔絕。後漁人復尋其處,“迷不復得”。後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隱居的地方。 唐 宋之問 《宿清遠峽山寺》詩:“寥寥隔塵事,何異 武陵源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功成拂衣去,歸入 武陵源 。” 宋 王安石 《即事》詩之七:“歸來向人説,疑是 武陵源 。”亦作“ 武陵灘 ”、“ 武陵川 ”。 唐 汪遵 《東海》詩:“同作危時避 秦 客,此行何似 武陵灘 。” 唐 皇甫冉 《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詩:“寒侵 赤城 頂,日照 武陵川 ;若覽名山誌,仍聞《招隱》篇。” 明 唐順之 《廣德道中》詩:“倘遇 秦 人應不識,只疑誤入 武陵川 。”

(2).亦作“ 武陵溪 ”。 東漢 劉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迷不得返,飢食桃果,尋水得大溪,溪邊遇仙女,並獲款留。及出,已歷七世,復往,不知何所。後成文人經常援引的典故。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唐 王之渙 《惆悵詞》之十:“ 晨 肇 重來路已迷,碧桃花謝 武陵溪 。”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三折:“多管為殘花幾片,悞 劉晨 迷入 武陵源 。” 元 曾瑞 《留鞋記》第一折:“有緣千里能相會, 劉晨 曾入 武陵溪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尋夢》:“為甚呵,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也則為水點花飛在眼前。”

峽口

(1).指 西陵峽 口,為 長江 出 蜀 的險隘。 晉 陸機 《辨亡論下》:“彼若棄長技以就所屈,即 荊 楊 而爭舟楫之用,是天贊我也。將謹守峽口,以待禽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引《直都記》:“自 黃牛灘 東入 西陵 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 唐 杜甫 《峽口》詩之一:“峽口 大江 開,西南控百蠻。”

(2).泛稱峽谷之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北即 蒼山 ,至此南盡。中穿一峽,西去甚逼,而峽口稍曠。” 清 阮元 《由龍洞岩下西過三龍潭》詩:“ 三龍潭 峽口,如防復如堂。” 楊朔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這個極險的山峽中間, 河 水從三條峽口奔騰而出,真象千軍萬馬似的。”

通人

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

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贊》

乾隆名句,仇英桃源圖名句

詩詞推薦

鈔鑼溪接武陵源,峽口通人宛見村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