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即事原文

伏汛報安兩總河,開新復故念初過。

秋期轉眼應臨矣,南望殷殷敬倍多。

詩詞問答

問: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八

2. 邇日據籣第錫奏報本年伏汛黃河上游萬錦灘長水至一丈餘因新河李六口出水暢順河底刷深並未出漕漫灘至蘭陽以下新河地面寬衍堤根均有深水經河工道府等分頭趕鑲防風加高壓土悉臻穩實自虞城至曹單一帶亦一體安固又據薩載李奉翰奏南河伏汛因上游節次長水徐城志椿長至一丈三尺餘因將毛城鋪峰山等四閘次第啟放四路分泄而張家馬路迎溜頂沖正堤埽工塌卸百餘丈潰傷堤頂隨督工員一面于越堤幫築里戧一面於正堤上首挑進黃溝一道掣溜使水勢灌滿內塘掛淤於正堤下首開出清溝四道使澄清之水下歸正河溜勢順注等語今歲當開放新河初復故道之後伏汛化險為平實堪慶慰現在秋汛踵臨因批諭該督等倍加敬慎以期倩防周密益保平安

參考注釋

伏汛

指伏中河水暴漲。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清明後二十日曰桃汛;春杪曰菜花水;伏汛以入伏始。”《老殘遊記》第三回:“河面窄,容不下,只是伏汛幾十天。”原註:“指 黃河 在夏季水流涌漲。伏是‘三伏’的‘伏’。”

總河

明 清 總理 河 道的官名。 明 設總河侍郎。 清 初稱河道總督, 雍正 時改稱總河。《明史·河渠志一》:“ 成化 七年命 王恕 為工部侍郎,奉敕總理 河 道。總河侍郎之設,自 恕 始也。”《明史·河渠志三》:“ 成化 七年,又因廷議,分漕河 沛縣 以南、 德州 以北及 山東 為三道,各委曹郎及監司專理,且請簡風力大臣總理其事。始命侍郎 王恕 為總河。”《清史稿·河渠志一》:“ 雍正 元年六月,決 中牟 十里店 、 婁家莊 ,由 劉家寨 南入 賈魯河 。會 鵬年 卒, 齊蘇勒 為總河。”

開新

謂開創新的風格、局面等。 明 李本 《重編<誠意伯文集>序》:“運籌定計,應機料敵,稱豪雄矣,而或歉於文學;呈華炫奇,開新啟昧,稱儒碩矣,而無裨於武功。” 李大釗 《物質變動與道德變動》:“又有人說,大戰以後 歐洲 之所應為一面開新,一面必當復舊:物質上開新之局或急於復舊,而道德上復舊之必要必甚於開新。” 阿英 《漫談初期報刊的年畫和日曆》引1902年《世界繁華報》新年號:“諸公切莫再蹉跎,一意開新補過。”

秋期

(1).謂男女相約聚會的日期。語出《詩·衛風·氓》:“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縣北有 女觀山 ,厥處高顯,回眺極目,古老傳言,昔有思婦,夫官於 蜀 ,屢愆秋期,登此山絶望,憂感而死。”

(2).指七夕。牛郎織女約會之期。 唐 沉佺期 《牛女》詩:“粉席秋期緩,針樓別怨多。” 唐 杜甫 《月》詩:“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 崔塗 《七夕》詩:“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3).秋試的日期。 清 張明弼 《冒姬董小宛傳》:“吾大人雖離虎穴,未定歸期,且秋期逼矣,欲破釜焚舟,冀一當,子盍歸待之。”

轉眼

轉動眼珠子的功夫。形容時光飛逝

人生易老,轉眼百年

轉眼成人。——清· 林覺民《與妻書》

殷殷

情意深厚的樣子

殷殷期望

倍多

成倍增加。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又其本軍各須資遣,道路遼遠,勞費倍多。”

詩詞推薦

即事原文_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