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然欲問窗外者,可同彼乎則避席

乾隆古松書屋作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古松書屋作歌》

全文:
華陰之廟有秦松,嵩陽之院有漢柏。
中華眾樹之二老,秀占陰陽萬古碧。
柏則常見松則無,每緬太室思神跡。
岳庭卓貌夫如何,未睹其形向誰憶。
宇宙以來此處山,宇宙以來此山植。
較之嬴秦應更古,而我書屋居然得。
復思嵩華之二老,應有詩人詠形色。
其間不少唐突人,二老聞之想耳塞。
聽然欲問窗外者,可同彼乎則避席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聽然

笑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 無是公 聽然而笑。”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聽,笑貌也。”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主人聽然而笑。” 宋 蘇軾 《後杞菊賦》:“先生聽然而笑曰:‘ 何侯 方丈, 庾郎 三九,較豐約於夢寐,卒同歸於一朽。’” 清 顧炎武 《次耕書來言時貴有觀余所著書者答示》詩:“投筆聽然成一笑,春風緑草滿階庭。” 清 錢謙益 《曹母陳孺人七十序》:“孺人聞之,必然聽然燕喜。” 清 周亮工 《送王庭一入楚序》:“且子篋所藏者,放臣逐客之文;途所值者,悲邑無聊之輩,雖更生相見,欲為子聽然作喜,又何可得哉?”

外者

猶從前,以往。 元 柯丹邱 《荊釵記·團圓》:“外者多蒙賜柴炭,感感在心。”

避席

亦作“ 避廗 ”。1.古人席地而坐,離席起立,以示敬意。《呂氏春秋·慎大覽》:“ 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 李善 註:“《孝經》曰:‘ 曾子 避席。’廗與席古字通。”《漢書·灌夫傳》:“已 嬰 為壽,獨故人避席,餘半膝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珠利耶國》:“於是避席禮謝,深加敬嘆。”《三國演義》第四回:“ 允 避席問曰:‘ 孟德 有何高見?’”

(2).指讓席,以示敬意。《莊子·盜跖》:“謁者復通, 盜跖 曰:‘使來前!’ 孔子 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 盜跖 。”

(3).泛指離席。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讌。三詩人因避席偎映,擁爐火以觀焉。”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觴客未畢,勿避席而起。”

(4).指逃席。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一折:“主人, 讓 聞我主索地, 趙君 避席,主人反欲見伐。”

(5).猶離職。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永悟侍者》:“ 悟 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復留。’遂遣出院。未幾, 悟 亦避席,與之姪過 南康 。”

(6).迴避,避退。 宋 洪邁 《夷堅志補·鳳翔道上石》:“兩屏相對,列於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種皆避席。”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花面沖場,正生避席,非關倒置梨園,祇為從來雅尚。”

乾隆名句,古松書屋作歌名句

詩詞推薦

聽然欲問窗外者,可同彼乎則避席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