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舟行雜興三十首(用上下平韻有序)·其二》
全文:
春霧濛濛傍曉封,姑蘇城外恰聞鍾。
吳儂伊軋搖柔櫓,舟過不教覿面逢。
參考注釋
吳儂
吳 地自稱曰我儂,稱人曰渠儂、個儂、他儂。因稱人多用儂字,故以“吳儂”指 吳 人。 唐 劉禹錫 《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詩:“才子從今一分散,便將詩詠嚮 吳 儂。” 宋 張先 《喜朝天·清署堂贈蔡君謨》詞:“佳景在,吳儂還望,分閫重來。”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游金山寺》曲:“誤汲南泠,笑殺吳儂,不記《茶經》。”
伊軋
象聲詞。船槳、輪軸等發出的聲響。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詞:“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 宋 范成大 《夜歸》詩:“竹輿伊軋走長街,掠面風清醉夢迴。” 清 黃景仁 《雜詠》:“伊軋面虛壁,中織時悲辛。” 清 黃景仁 《夜過黑山宿澗溪》詩:“行近覺漁舍,伊軋巨網提。”
柔櫓
謂操櫓輕搖。亦指船槳輕劃之聲。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十二判官》詩:“柔櫓輕鷗外,含悽覺汝賢。”一本作“ 柔艣 ”。 宋 蕭立之 《第四橋》詩:“一江秋色無人管,柔艣風前語夜深。” 元 虞集 《聞機杼》詩:“滿地月明涼似水,數聲柔櫓過 揚州 。”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坐在黑影沉沉的艙里,我起先只在靜聽著柔櫓划水的聲音。”
覿面
(1) 看見
縱讓燭覿面,也不傷他。——《鏡花緣》
(2) 見面;當面
西門慶與 月娘尚氣,彼此覿面,都不說話。—— 明· 笑笑生《金*瓶*梅》
乾隆名句,舟行雜興三十首(用上下平韻有序)·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