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霧濛濛傍曉封,姑蘇城外恰聞鍾。
吳儂伊軋搖柔櫓,舟過不教覿面逢。
詩詞問答
問:《舟行雜興三十首(用上下平韻有序)·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冬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七
2. 用上下平韻有序
參考注釋
濛濛
1.迷茫貌。《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漢 鄭玄 箋:“歸又道遇雨,濛濛然。” 漢 嚴忌 《哀時命》:“霧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師老 《鴛鴦》詩:“江島濛濛煙靄微,緑蕪深處刷毛衣。” 明 陳恭尹 《登祝融峰》詩:“濛濛在太古,乾坤猶未判。” 冰心 《最後的安息》:“對面山峰上,雲氣濛濛,草色越發的青綠了。”
2.紛雜貌。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羽蓋繇起,被以紅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賈島 《送神邈法師》詩:“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詞之五:“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清 陳維崧 《點絳唇·和成容若韻》詞:“西風惡,數聲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黃鸝低鳴,飛絮濛濛。”
3.濃盛貌。 唐 張籍 《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顏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愁雲靄靄,殺氣濛濛。”
姑蘇
亦作“ 姑胥 ”。1.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史記·河渠書》:“上 姑蘇 ,望五湖。”《淮南子·人間訓》:“﹝ 越王 ﹞甲卒三千人,以禽 夫差 於 姑胥 。”參閱 宋 范成大 《吳郡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六·吳縣》。
(2).指 姑蘇台 。《國語·越語下》:“ 吳王 帥其賢良與其重祿,以上 姑蘇 。” 韋昭 註:“ 姑蘇 ,宮之臺也,在 吳閶門 外,近湖。”《史記·吳太伯世家》:“ 越 因伐 吳 ,敗之 姑蘇 。” 司馬貞 索隱:“ 姑蘇 ,臺名,在 吳縣 西三十里。”《後漢書·濟南安王康傳》:“ 吳 興 姑蘇 而滅。” 李賢 註:“ 姑蘇臺 一名 姑胥臺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姑擊之於 檇李 ,復敗於 姑蘇 。”參見“ 姑蘇臺 ”。
(3). 蘇州 吳縣 的別稱。因其地有 姑蘇山 而得名。《荀子·宥坐》:“女以諫者為必用邪? 吳子胥 不磔 姑蘇 東門外乎!”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 孟明 補闕於 河西 , 范蠡 收責於 姑胥 。” 唐 張繼 《楓橋夜泊》詩:“ 姑蘇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明 馮夢龍 《山歌·月上》:“ 姑蘇 李秀才 ,貧而滑稽。” 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來此已是 姑蘇 ,料想地方官員,一定要來參謁。”
吳儂
吳 地自稱曰我儂,稱人曰渠儂、個儂、他儂。因稱人多用儂字,故以“吳儂”指 吳 人。 唐 劉禹錫 《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詩:“才子從今一分散,便將詩詠嚮 吳 儂。” 宋 張先 《喜朝天·清署堂贈蔡君謨》詞:“佳景在,吳儂還望,分閫重來。”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游金山寺》曲:“誤汲南泠,笑殺吳儂,不記《茶經》。”
伊軋
象聲詞。船槳、輪軸等發出的聲響。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詞:“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 宋 范成大 《夜歸》詩:“竹輿伊軋走長街,掠面風清醉夢迴。” 清 黃景仁 《雜詠》:“伊軋面虛壁,中織時悲辛。” 清 黃景仁 《夜過黑山宿澗溪》詩:“行近覺漁舍,伊軋巨網提。”
柔櫓
謂操櫓輕搖。亦指船槳輕劃之聲。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十二判官》詩:“柔櫓輕鷗外,含悽覺汝賢。”一本作“ 柔艣 ”。 宋 蕭立之 《第四橋》詩:“一江秋色無人管,柔艣風前語夜深。” 元 虞集 《聞機杼》詩:“滿地月明涼似水,數聲柔櫓過 揚州 。”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坐在黑影沉沉的艙里,我起先只在靜聽著柔櫓划水的聲音。”
覿面
(1) 看見
縱讓燭覿面,也不傷他。——《鏡花緣》
(2) 見面;當面
西門慶與 月娘尚氣,彼此覿面,都不說話。—— 明· 笑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