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守卓的《偈二十四首·其八》
全文:
欲明生死須窮道,一葉落時天下秋。
不涉去來常變化,歸根得旨但隨流。
參考注釋
去來
(1).往來,往返。《商君書·墾令》:“商勞則去來賫送之禮,無通於百縣,則農民不飢,行不飾。”《魏書·禮志四》:“各令騎將六人去來挑戰,步兵更進退以相拒擊。”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所以皷舞群倫,曰官曰差遣曰職而已,又遷徙去來,常無虛日。”
(2).謂離去而又歸來。《史記·孝文本紀》:“與王 興居 去來,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雖始與 興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會東少司寇》詩:“鄉里卻看鬚鬢舊,行藏轉覺去來新。”
(3).離去。來,語氣助詞。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詩:“去來今何道,卑賤生所鍾。” 唐 孟郊 《古意》詩:“盪子守邊戍,佳人莫相從,去來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猶言左右,表示概數。
(5).佛教語。指過去、未來。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壽老》詩:“法法剎那無住,云何見在去來。”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引上》:“﹝釋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頓悟,而足以亡亂於去來。”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但有去來無現在,無窮生滅看香菸。”
變化
事物產生新的狀況
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化。——《禮記·中庸》疏
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歸根
(1) 總結;歸結
講了這么多,歸根一句話就是要依靠民眾,走民眾路線
(2) 回歸原地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在海外飄泊數十年,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國
得旨
(1).得到聖旨。《新五代史·唐臣傳·郭崇韜安重誨論》:“宰相有非其見時而事當上決者,與其被旨而有所復請者,則具記事而入,因崇政使聞,得旨則復宣而出之。”
(2).得其主旨。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一章》:“ 程子 此語,大費斡旋,自不如 呂氏 之為得旨。”
隨流
(1).應和合拍。《文選·宋玉<高唐賦>》:“當年遨遊,更唱迭和,赴曲隨流。” 李善 註:“鳥之哀鳴,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隨流者,隨鳥類而成曲也。”
(2).隨著江水流到之處。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隨流而攘,風之所被,罔不披靡。”
(3).順應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樓見示》:“年光同過隙,人事且隨流。” 清 曹寅 《東城泛舟至齋僧館誦愚山先生榮園句和雪坪來韻》:“即賞感前修,隨流問時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無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獨其形質亡耳。浩浩然隨流平進,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釋守卓名句,偈二十四首·其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