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同王虞石老師湛仲賓年丈經白沙里用區太史韻(一)·其一》
全文:
危樓恣攀陟,初月印澄潭。
野水明鷗席,松風清麈談。
宦情懸薊北,吾道亦天南。
它日留芳躅,因之想盍簪。
參考注釋
它日
以後的某一天。 唐 無名氏 《迷樓記》:“它日,倭民 王義 上奏。”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所自就立者,已弗若公所望見者也。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公又安能知耶?” 明 王鏊 《震澤長語·仙釋》:“入其室,金玉斕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而不覺遺其引。它日,內庫失金,守藏吏以聞。引有人姓名,曰必此人所盜也。”
芳躅
指前賢的蹤跡。《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唐 司馬貞 述贊:“敏行訥言,俱嗣芳躅。”《舊唐書·鄭畋傳》:“豈謂凡流,繼茲芳躅,臣所以憂不稱承旨之任也。” 清 方文 《題張虞山理琴圖》詩:“詩存琴不傳,遺響諒難續。 虞山 者誰子,異代承芳躅。”
盍簪
亦作“ 盍戠 ”。1.《易·豫》:“勿疑,朋盍簪。” 王弼 註:“盍,合也;簪,疾也。” 陸德明 釋文:“簪, 虞 作戠。戠,叢合也。” 孔穎達 疏:“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後以指士人聚會。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清 趙翼 《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詩:“盍簪非一姓,佳話已炙膾。” 章炳麟 《錢唐吊龔魏二生賦》:“歧童角以説經兮,古今不可乎盍戠。”
(2).指朋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詩龕》:“家築詩龕三間,凡所投贈詩句,皆懸龕中,以誌盍簪之誼。”
李之世名句,同王虞石老師湛仲賓年丈經白沙里用區太史韻(一)·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