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昱的《詠史十二首·其十一·季布》
全文:
憶自髡鉗載柳車,魯朱猶得解紛嘩。
平生任俠何須數,不死圖功正足誇。
楚日將軍猶為主,漢廷御史必忘家。
千秋雖重黃金諾,老守河東謾爾嗟。
參考注釋
髡鉗
亦作“髠鉗”。古代刑罰。謂剃去頭髮,用鐵圈束頸。《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迺髠鉗 季布 ,衣褐衣,置廣柳車中。” 唐 盧照鄰 《詠史》之一:“髡鉗為臺隸,灌園變姓名。”《三國演義》第六三回:“﹝ 彭 羕 ﹞因直言觸忤 劉璋 ,被 璋 髠鉗為徒隸,因此短髮。” 清 趙翼 《贈李莪洲》詩:“矢石已教同死地,髠鉗那更伴危途。”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四章:“古用 苗 制,施行肉刑, 漢文 免之,改為囚徒髠鉗,鬼薪役作。”
柳車
喪車。《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隋皇甫深墓誌》:“柳車搖轉,賵馬悲聲。劍懸孤隴,鶴唳荒庭。” 唐 王維 《為楊郎中祭李員外文》:“悲《薤歌》之首路,哀柳車之就轍。” 清 唐孫華 《聞惠研溪明府訃》詩:“豈知丹旐返,長途送柳車。” 繆荃孫 《<貴池二妙集>序》:“迨至國亡家破,一則柳車柴市,死殉故君;一則土室露車,生逃僻壤。高風亮節,千古同欽。”
得解
(1).獲釋。《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太祖 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出關,過 中牟 ,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
(2).猶言解悟,領會。《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王筠 《國師草堂寺智者約法師碑》:“開寶函之奧典,闡金字之微言,顯證一乘,宣揚三慧,辯才無閡,遊戲神通,莫不皆悟無生,鹹知忘想,隨類得解,俱會真如。”
(3).德行和才能。得,通“ 德 ”。《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變文》:“慚恥這身無得解,大王寵念赴(副)乾坤。” 蔣禮鴻 通釋:“‘得’是‘德’的假借字……‘解’是才能。”
謂獲得鄉薦。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官府多用申解二字……士人獲鄉薦亦曰得解。”《宋史·選舉志二》:“時諸道貢籍多燬於兵,乃詔轉運司令舉人具 元符 以後得解、升貢、戶貫、三代、治經,置籍於禮部,以稽考焉。”參閱《文獻通考·選舉三》。
紛嘩
紛擾喧譁。 晉 葛洪 《抱朴子·弭訟》:“創讜言以拾世遺,建嘉謀以拯流遁。紛譁之俗,將以此而易;無恥之風,將由茲而移。” 金 元好問 《西齋夜宴》詩:“只欠東山 游録事 ,不來堅坐看紛譁。” 元 吳景奎 《春日雜詠》之三:“野人居處絶紛譁,芳楥疎籬八*九家。”
李昱名句,詠史十二首·其十一·季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