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素尚齋原文
數間朴屋萬山中,鹿豕為游溪壑叢。
造物由來敦素尚,書生未足詡家風。
霽空色朗依峰白,雨葉聲繁點砌紅。
近歲遙年頻撿挍,幾番靜悟不同同。
詩詞問答
問:題素尚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素尚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素尚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四
參考注釋
鹿豕
(1).鹿和豬。比喻山野無知之物。《孟子·盡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 清 方文 《訪沉昆銅村居》詩:“天寒且作魚龍臥,地僻應同鹿豕羣。”
(2).比喻愚蠢的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飽食酣眠。” 巴金 《雪》第六章:“他們一個個都是蠢如鹿豕的東西。”
(3).比喻好群聚的人們。《孔叢子·儒服》:“人生則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而常聚乎?” 清 鈕琇 《觚賸·酒兵》:“人生鹿豕豈長聚,客散天涯我歸 浙 。”
溪壑
山谷溪澗(多用於比喻人的慾念)
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素尚
樸素高尚的情操。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南史·王曇首傳》:“幼有素尚,兄弟分財, 曇首 唯取圖書而已。” 唐 溫庭筠 《和段少常柯古》:“素尚寧知貴,清談不厭貧。”
書生
(1) 讀書人
白面書生
(2) 指抄寫的人
未足
(1).不足,不能。《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大而穹宇,細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
(2).猶言算不得。《太平廣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
家風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門風
習其家風。——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點砌
耍笑的表演或動作。 元 睢玄明 《耍孩兒·詠鼓》套曲:“若有閒些兒箇了,除是撲煞點砌。”《全元散曲·鬥鵪鶉·元宵》:“寨兒里相知是有,一見咱望風舉手。若論著點砌排科慣熟,敢教那罷剪嘴姨夫閉口。”
近歲
近年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撿挍
亦作“ 撿校 ”。查看,查視。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敢為大言,乃云:已登名山,見仙人。倉卒聞之,不能清澄、撿挍之者,鮮覺其偽也。”一本作“ 檢校 ”。 宋 蔡夢弼 《杜工部草堂詩話》卷二:“ 老杜 當干戈騷屑之際……遣弟撿校草堂。”撿,一本作“ 檢 ”。
靜悟
佛教語。謂於靜定中領悟。 南朝 梁 王僧孺 《禮佛唱導發願文》:“靜悟空有,同觀貞俗。”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