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觀瀑·其二》
全文:
觀斯屬目聽屬耳,耳目誰能廢以偏。
設向六根評次第,靜觀合在靜聽前。
參考注釋
目聽
(1).古代聽訟法之一。謂觀察受審訊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鄭玄 註:“觀其眸子,視不直則眊然。” 賈公彥 疏:“目為心視,視由心起。理若直實,視盼分明;理若虛陳,視乃眊亂。”
(2).謂看人語態即知其意;見人容態即知其所欲言。《列子·仲尼》:“ 老聃 之弟子有 亢倉子 者,得 聃 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宋 蘇軾 《聞正輔表兄將至以詩迎之》:“目聽不任耳,踵息殆廢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 梅 亦善候伺,能以目聽,以眉語,由是一家俱憐愛之。”
屬耳
(1).以耳觸物。常謂竊聽。《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於垣。” 鄭玄 箋:“王無輕用讒人之言,人將有屬耳於壁而聽之者。”《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宰相又於便殿論之,後屬耳於屏風后。”參見“ 屬垣有耳 ”。
(2).注意傾聽。《東觀漢記·馬援傳》:“﹝ 援 ﹞嫺進對,尤善述前事……皇太子、諸王聞者,莫不屬耳忘倦。”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屬耳聽鸎鳴,流目翫儵魚。” 宋 岳珂 《桯史·鄭廣文武詩》:“ 廣 矍然起於坐,曰:‘ 鄭廣 麤人,欲有拙詩白之諸官,可乎?’眾屬耳。乃長吟。”
耳目
(1)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2) 監視人或為別人收集情報者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後漢書·朱浮傳》
乾隆名句,觀瀑·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