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小自喻,交讓美誰堪
李之世 《奉送姚瀛翁座師應召還朝得三十韻》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奉送姚瀛翁座師應*召還朝得三十韻》
全文:
會稽日月秘,掞采發東南。
似淬耶溪秀,如從石匱探。
傘峰疑有笥,躊嶺卻無函。
劍氣光常越,藤箋燦若貪。
產移丹穴種,瑞吐硃砂龕。
九萬期摶運,三千細討覃。
登□出眾選,試理慎平勘。
正氣喬嵩峙,掄才水鏡涵。
鱷馴知化暴,虎渡似驅婪。
載道歡聲洽,行春化日酣。
績成看奏最,澤潤想流甘。
當寧頻噓借,諸艱久練諳。
鸞棲寧戀棘,鵷序喜陪參。
補袞麒麟繡,觸邪獬豸簪。
還朝聽曳履,問俗且停驂。
父老攀轅切,門生仰面慚。
食恩寧望報,鏤骨只中銜。
向日滋桃李,乾霄托楩楠。
不言小自喻,交讓美誰堪。
抱拙技窮五,懷珍刖至三。
莪應知是蔚,青豈出於藍。
廣庇萬間廈,常溫半挾毿。
台歌賡萬壽,華祝頌多男。
願附扶鵬翼,欣同賀燕諵。
私心徒耿耿,下視每眈眈。
弱質嗟駑鈍,高援起滯淹。
臨分懷倍劇,佇望郁如惔。
棠芾遺濃蔭,炎埃驅毒嵐。
鼓薰終解慍,燮鼎定調泔。
召對勞清問,從容借箸談。
參考注釋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自喻
(1).自曉;自解。 漢 班固 《答賓戲》:“又感 東方朔 、 揚雄 自喻以不遭 蘇 、 張 、 范 、 蔡 之時,曾不折之以正道,明君子之所守,故聊復應焉。” 唐 戴叔倫 《客舍秋懷呈駱正字士則》詩:“無言堪自喻,偶坐更相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一》:“ 程子 創説個氣質之性,殊覺崚嶒。先儒於此,不儘力説與人知,或亦待人之自喻。”
(2).自譬,自比。《漢書·賈誼傳》:“ 屈原 , 楚 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 誼 追傷之,因以自喻。”《後漢書·陳元傳》:“近則 高帝 優相國之禮, 太宗 假宰輔之權。及亡 新王莽 ,遭 漢 中衰,專操國柄,以偷天下,況己自喻,不信羣臣。”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惲壽平 ﹞《十四夜望月》云:‘平開圖畫含千嶺,盡掃星河占一天。’真乃自喻其筆墨之高矣。”
交讓
(1).相互謙讓。《晏子春秋·雜上十八》:“諸侯相見,交讓,爭處其卑,禮之文也。” 唐 司空圖 《連珠》:“優遊辭聘,乃弘交讓之風。” 與之 《論中國現在之黨派及將來之政黨》:“政府以交讓的精神,而許吾民有參政上之權利。”
(2).木名,即交讓木。《文選·左思<蜀都賦>》:“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劉逵 註:“交讓,木名也。兩樹對生,一樹枯則一樹生,如是歲更,終不俱生俱枯也。出 岷山 ,在 安都縣 。”
誰堪
怎能忍受。 唐 王昌齡 《萬歲樓》詩:“誰堪登望雲煙里,向晚茫茫發旅愁。”
李之世名句,奉送姚瀛翁座師應召還朝得三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