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厭眾人訾大雅,為憐吾友信平生

何鞏道滯雨有懷李遠及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鞏道的《滯雨有懷李遠及》

全文:
淒淒寒雨滯孤城,卻望仙舟寄此情。
不厭眾人訾大雅,為憐吾友信平生
樹留數葉蟬爭噪,沼散群魚鶴獨行。
綠酒在尊心在酒,願隨滄海向東傾。

何鞏道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眾人

(1) 大多數人

眾人都感到驚奇

(2) 大家

眾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眾人。——唐· 韓愈《師說》

為眾人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眾人待其身。——唐· 韓愈《原毀》

眾人皆以奢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泯然眾人。——宋· 王安石《傷仲永》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何鞏道名句,滯雨有懷李遠及名句

詩詞推薦

不厭眾人訾大雅,為憐吾友信平生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