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十一月廿一日)原文
入冬尚未雪,遠處卻頻聞。
雖識時堪待,亦縈望頗殷。
問宵雲氣重,拂曙雪英紛。
飄灑冰花勢,迷離玉樹紋。
三時落止矣,二寸積誠雲。
初澤能無謝,謝中惜意勤。
詩詞問答
問:雪(十一月廿一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雪(十一月廿一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雪(十一月廿一日)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六十
2. 十一月廿一日
參考注釋
入冬
進入冬季
尚未
至今未曾;還沒有。
例句: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三回:“正是科爾沁部統領明安,尚未行禮,即大哭道“全部軍士都敗沒了,貴統領布塞聞已戰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左拉
遠處
指遠離的或遙遠的地方
識時
見“ 識時務 ”。
氣重
氣性大。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三折:“賢弟,你也忒氣重了些。”
拂曙
拂曉。《初學記》卷四引 隋 蕭愨 《奉和元日》:“帝宮通夕燎,天門拂曙開。” 唐 司空圖 《連珠》:“蓋聞霽日纔昇於拂曙,則蟻穴自開;澄川或激於驚波,則龍舟莫進。” 明 唐寅 《惜花春起早》詩:“拂曙起來人不解,只緣難放惜花心。”
雪英
(1).白色的花。 唐 沉傳師 《和李德裕觀玉蕊花見懷之作》:“雪英飛舞近,菸葉動搖深。” 唐 王周 《大石嶺驛梅花》詩:“半山驛牆誰畫得,雪英相倚兩三枝。” 宋 王安石 《花下》詩:“雪英飛舞近,疑是故人來。”
(2).雪花狀的花飾。 宋 范成大 《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鳬子描丹筆,鵝毛剪雪英。”自註:“剪鵝毛為雪花,與夜蛾並戴。”
(3).名茶名。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茶﹞第一名曰試新,第二名曰貢新,第三名有……雪葉、雪英。”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貢茶錄》:“自白茶、勝雪以次,厥名實繁,今列於左,使好事者得以觀焉:貢新銙、試新銙、白茶、龍團勝雪……雪英、雲英。”
飄灑
自然;不呆板
他寫的字很飄灑
冰花
(1) 水蒸氣在平滑表面凝結成冰片,似無數花朵鑲嵌而成
太陽出來了,窗上的冰花慢慢地融化了
(2) 把花卉、水草、水果、活魚等實物用水凍結,形成冰罩的藝術品
迷離
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迷糊
睡眼迷離
雌兔眼迷離。——《樂府詩集·木蘭詩》
玉樹
(1).神話傳說中的仙樹。 唐 李白 《懷仙歌》:“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 金 元好問 《幽蘭》詩:“鈞天帝居清且夷,瑤林玉樹生光輝。”
(2).用珍寶製作的樹。《漢武故事》:“上( 漢武帝 )於是於宮外起 神明殿 九間……前庭植玉樹。植玉樹之法,葺珊瑚為枝,以碧玉為葉,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為之。”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 甘泉宮 里,玉樹一叢,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 宋 歐陽修 《漢宮》詩:“玉樹人間老,珊瑚海底生。” 寧調元 《偶成》詩:“銅駝寂寂迷衰草,玉樹依依戀夕陽。”
(3).槐樹的別稱。《三輔黃圖·漢宮》:“ 甘泉谷 北岸有槐樹,今謂玉樹。”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雲陽縣 界多 漢 離宮故地,有樹似槐而葉細,土人謂之玉樹。”
(4).美麗的樹。 唐 宋之問 《折楊柳》詩:“玉樹朝日映,羅帳春風吹。” 元 薩都剌 《望金陵》詩:“春風玉樹留歌韻,暮日青山立畫屏。” 清 劉獻廷 《斐園松》詩:“白玉堂前緑玉樹,橫空百尺寒颼飀。”
(5).白雪覆蓋的樹。 唐 李白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詩:“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 元 薩都剌 《釣雪圖》詩:“村南村北人跡斷,山前山後玉樹迷。” 清 金人瑞 《對雪次韻》:“玉樹誠堪愛,冰肌已久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與弦歌》:“﹝赤旗﹞時時招拂,蕩漾著四周霜枝玉樹間的晨光。”
(6).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太傅 問諸子姪:‘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車騎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後以“玉樹”稱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詩之一:“叔父朱門貴,郎君玉樹高。”《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那翰林生得儀容俊雅,性格風流;所事在行,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樹。” 郁達夫 《遲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親,卻仍是雄心未死,還在想我結一頭親,生下幾個玉樹芝蘭來,好重振重振我們的這已經墜落了很久的家聲。”
(7). 南朝 陳後主 所作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省稱。 唐 李商隱 《陳後宮》詩:“壽獻金莖露,歌翻‘玉樹’塵。” 元 孫周卿 《蟾宮曲·自樂》曲:“低歌‘玉樹’,爛醉金釵。”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夜深歌。”
三時
(1).指春、夏、秋三季農作之時。《左傳·桓公六年》:“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杜預 註:“三時,春、夏、秋。” 唐 元稹 《茅舍》詩:“我欲他郡長,三時務耕稼。”《新唐書·劉蕡傳》:“願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則播植不愆矣。”
(2).夏至後半個月。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應令》詩:“五月炎蒸氣,三時刻漏長。” 明 周之璵 《農圃六書·占候·五月占》:“夏至後半月為三時,頭時三日,中時五日,三時七日。”
(3).早、午、晚。 唐 高適 《燕歌行》:“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各有佛堂以供香火,三時鐘磬,宛如梵宮。” 清 龔自珍 《尊隱》:“日有三時,一曰蚤時,二曰午時,三曰昏時。”
(4). 印度 分一年為熱、雨、寒三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如來 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
(5).佛教謂 釋迦牟尼佛 逝世後,佛法將經歷的 * 、像法和末法三大時期。一般認為 * 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見 南朝 陳 慧思 《立誓願文》。 唐 窺基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佛滅度後,法有三時,謂正、像、末。具行教、行、證三,名為 * ;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
積誠
(1).謂積聚誠心。 唐 孟郊 《酬李侍御書記秋夕雨中病假見寄》詩:“秋風遶衰柳,遠客聞雨聲;重茲阻良夕,孤坐唯積誠。”
(2).指蘊積的誠心。 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所示夢有求解之勸,此乃區區之心,積誠有所上通也。” 明 唐順之 《與俞總兵虛江書》:“前月已發家人往麾下而又中止,竟為來書所先,真謂先施之未能也,今前書並往,聊見積誠而已。”
無謝
猶不讓,不亞。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猶日月無謝於貞明,枉矢見忘於暫出。”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奉敕作》詩:“無謝 堯 為君,何用知 柏篁 。” 唐 杜甫 《進艇》詩:“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甖無謝玉為缸。” 仇兆鰲 註:“瓷不讓玉,言貴賤齊視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琴彈碧玉調,藥煉白硃砂殷七七《醉歌》
- 春水綠波花影外
- 他人焉能亂阮瑀《琴歌》
- 青山前代業,老樹此身移方乾《示鄉叟》
- 浩浩秦淮千萬頃,好將余浪到灘頭。曹筠《句》
- 記當年、祥占玉燕,一陽生候
- 空台寂已暮,愁坐變容發王易從《臨高台》
- 相期脫崎嶇,一笑紓艱難
- 順手拈來,看是誰嚼破高道寬《掛金索》
- 曉人燕山雪滿旌,歸心常與雁南征王珪《思鄉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