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讓直須還古道,衣冠誰與接芳塵

李一寧次韻答胡中丞·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一寧的《次韻答胡中丞·其一》

全文:
駐節休嗟動隔旬,當關鎖鑰正需人。
黠酋未殄心恆悄,優詔俞歸樂最真。
揖讓直須還古道,衣冠誰與接芳塵
等閒欲賦高山雅,一載風花萬斛春。

李一寧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揖讓

(1).賓主相見的禮儀。《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子大叔 見 趙簡子 , 簡子 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 漢 劉向 《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焚之自息也。”

(2).指禮樂文德。《漢書·禮樂志》:“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謂也。”參見“ 三揖三讓 ”。

(3).禪讓。讓位於賢。《韓非子·八說》:“古者人寡而相親,物多而輕利易讓,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非聖人之治也。”《南齊書·劉祥傳》:“故揖讓之禮,行乎 堯 舜 之朝,干戈之功,盛於 殷 周 之世。” 徐特立 《關於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是歷史發展一個必然階段。”

直須

(1).應當;應。 唐 杜秋娘 《金縷衣》詩:“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宋 歐陽修 《朝中措》詞:“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會同年》詩:“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痴絕》:“﹝天下事﹞若復件件認真,爭競何已!故直須以痴趣破之。”

(2).竟至於;還要。《三國演義》第五四回:“ 孔明 變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芳塵

(1).指落花。 晉 庾闡 《楊都賦》:“結芳塵於綺疏。”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緑苔生閣,芳塵凝榭。” 唐 司空曙 《送高勝重謁曹王》詩:“想君登舊榭,重喜掃芳塵。”《樂府群玉·趙文寶<朝天子·送春>》:“堤上芳塵,橋邊飛絮,樹頭紅一片無。”

(2).指美好的風氣、聲譽。《宋書·謝靈運傳論》:“ 屈平 、 宋玉 導清源於前, 賈誼 、 相如 振芳塵於後。” 唐 韋應物 《送雲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詩:“甲科推令名,延閣播芳塵。”

(3).指名賢的蹤跡。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夢得 而後,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塵。”

李一寧名句,次韻答胡中丞·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 陪留守余處恭、總領錢進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楊萬里宋代〕萬里長江天上來,石頭卻欲打江回,青山外面周如削,紫府中間劃洞開。蘇峻戰場今草樹,仲謀廟貌古塵埃。多情
    揖讓直須還古道,衣冠誰與接芳塵 詩詞名句
  • 玲峰歌

    乾隆清代〕將謂湖石洞庭產,孰知北地多無限。萬鍾異石大房山,有奇必偶斯為伴。天地生物弗拘墟,龍井吳山率常見。米未
  • 偶吟

    俞桂宋代〕降伏吾心法,無如去外魔。苦吟詩愈拙,著意字猶訛。荏苒青衫舊,消磨白髮多。不才為世棄,徒自詠卷阿。
  • 雜詩絕句十七首

    梅堯臣宋代〕水上賣瓜女,摘瓜陂上田。長麻已不識,滿把青銅錢。
    揖讓直須還古道,衣冠誰與接芳塵 詩詞名句
  • 長沙送李十一(銜)

    杜甫唐代〕與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遠愧尚方曾賜履,竟非吾土倦登樓。久存膠漆應難並,一辱泥塗遂晚收。李杜
  • 瑞鷓鴣

    王哲元代〕秋季裁量十郎。憂愁思慮動悽愴。陡改紅顏衰體瘦,漸生白髮老容光。腰曲頭低力不剛。耳聾眼暗淚汪汪。日往月
  • 靈岩紀勝

    王經宋代〕靈岩奇絕俯林埛,梯上層巒步一停。朔意難欺芳樹色,佛頭濃抹遠山青。半泓藥水瘳民疾,兩硤雲峰展翠屏。壯我
  • 二月奉教作

    李嶠唐代〕柳陌鶯初囀,梅梁燕始歸。和風泛紫若,柔露濯青薇。日艷臨花影,霞翻入浪暉。乘春重遊豫,淹賞玩芳菲。
    揖讓直須還古道,衣冠誰與接芳塵 詩詞名句
  • 跋小寺舊題

    劉克莊宋代〕禪幾曾陪白氎巾,柑花似雪斗芳新。而今柑子圓如彈,不見澆花供佛人。
  • 和晏相公青城

    宋祁宋代〕連天華帟竦南端,畫角吟龍疊鼓喧。按曲已休雕輦入,五營斜日亞旗竿。
揖讓直須還古道,衣冠誰與接芳塵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