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原文

麥秋禾夏際,所蘄雨澤時。

昨者稍炎蒸,沾灑薄已滋。

茲復越七日,切切心靡夷。

田原縱未亢,頗待甘膏垂。

山雲傍晚濃,長松點千絲。

聞聲固已佳,見勢心更怡。

轉恐萬竅號,忽焉風散之。

因憶常年間,夏至獲一犁。

已是額手慶,晚禾尚及期。

今歲被恩早,頗生望蜀思。

人情率皆然,誰能造無為。

詩詞問答

問:夜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

參考注釋

秋禾

秋熟的穀物。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 宋 蘇軾 《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秋禾不滿眼,宿麥種亦稀。”

雨澤

雨水。《禮記·禮器》:“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小麥》:“當種麥,若天旱無雨澤,則薄漬麥種以酢漿並蠶矢,夜半漬,向晨速投之,令與白露俱下。”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晝晦》:“戊寅春,雨澤稀少,狂風日起。”

昨者

昔日。 唐 杜甫 《入衡州》詩:“昨者間瓊樹,高談隨羽觴。” 唐 韓愈 《歸彭城》詩:“昨者到京城,屢陪高車馳。”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熱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應令》:“五月炎烝氣,三時刻漏長。” 唐 杜甫 《熱》詩之三:“歘翕炎蒸景,飄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詞:“當是時, 河朔 飛觴,避炎蒸,想風流堪繼。” 清 吳偉業 《雁門尚書行》:“六月炎蒸驅萬馬,二 崤 風雨斷千山。”

(2).指炎熱地區。 明 吳承恩 《贈馮南淮比部謫茂名》詩:“昨日尚書郎,今日投炎蒸。”

沾灑

水珠灑落浸濕。多指流淚。 唐昭宗 《菩薩蠻》詞:“飄飄且在三峯下,秋風往往堪沾灑。” 宋 柳永 《洞仙歌》詞:“每祗向、洞房深處,痛憐極寵,似覺些子輕孤,早恁背人沾灑。” 明 陸采 《明珠記·送愁》:“空交人淚珠沾灑。伊知么,伊還知道淚還加。” 清 陳維崧 《賀新郎》詞:“粉壁練裙沾灑徧,墨汁酒痕都有。”

霑灑:1.謂水珠或淚珠等灑落並使沾著物濡濕。《北齊書·竇泰傳》:“電光奪目,駛雨霑灑。” 唐 杜甫 《傷春》詩之四:“豈無 嵇紹 血,霑灑屬車塵。”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季蘭》:“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誠,欲見於悠遠,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見志,豈泛濫之故,使人擊節霑灑,彈指追念,良有謂焉。” 清 顧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於欑宮時聞緬國之報》詩:“年年霑灑頻寒食,咫尺龍髯近帝旁。”

(2).使人受惠。《敦煌曲子詞·菩薩蠻》:“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灑。” 

切切

(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憂傷貌

心切切而內圮

(3) 深切

切切為恨

(4) 懇摯

待我心切切

(5) 務必;必須——多用於書信

切切不可忘記

(6) 用在布告、條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誡

切切此布

(7) 形容聲音輕細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嘈嘈切切錯雜彈。

田原

(1).田野。《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命野虞出行田原,為天子勞農勸民,毋或失時。” 唐 儲光羲 《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詩:“淒風披田原,橫污益山陂。”

(2).耕種於平原。《莊子·達生》:“田原不遇歲,事君不遇世。” 成玄英 疏:“田於平原,逢歲不熟,禾稼不收。”

甘膏

甘雨,膏雨。 唐 李商隱 《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甘膏滴滴是精誠,晝夜如絲一尺盈。”

傍晚

靠近晚上的時候。亦稱“黃昏”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天覺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聞聲

(1).聽到聲音。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碧紗窗曉怕聞聲,驚破鴛鴦暖。” 李木庵 《制憲》詩:“總纂加工宜努力,夢中刪稿尚聞聲。”

(2).聽到訊息。 柯岩 《奇異的書簡·天涯何處無芳草》:“兒子的朋友聞聲也都搶著來傳閱。”

聲名。《南史·任昉傳》:“ 褚彥回 嘗謂 遙 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由是聞聲藉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立枷》:“當時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紳聞聲。”

萬竅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七:“天之發遐籟,大小隨萬竅。” 宋 蘇軾 《七月五日》詩之二:“西風送落日,萬竅含悽愴。”

(2).指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竅,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馬臻 《遊仙詞》:“我自無為神自凝,萬竅不動心冥冥。”

忽焉

快速貌。《左傳·莊公十一年》:“ 禹 湯 罪己,其興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宋 梅堯臣 《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詩:“ 仲氏 又發霍,洞下忽焉甚。” 清 陳維崧 《繞佛閣·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隱禪院用<片玉詞>韻》詞:“更沾茗粥,塵巾忽焉岸。”

風散

(1).謂如風消散。《後漢書·劉陶傳》:“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 武關 ,北徙 壺谷 ,冰解風散,唯恐在後。”

(2).風教散播。《晉書·文苑傳·李充》:“澤洽而濡,化流風散,比屋同塵而人罔僭亂。”

風吹散。 唐 儲光羲 《臨江亭五詠》之二:“潮生 建業 水,風散 廣陵 煙。” 唐 韋應物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詩:“露浥荷花氣,風散柳園秋。”

常年

一般的年份

這兒小麥常年畝產五百斤

夏至

(1) 對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夏至點的時刻;對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冬至點的時刻

(2)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21或22日,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額手慶

見“ 額手稱慶 ”。

晚禾

晚稻。 唐 劉長卿 《登古長城歌》:“白楊蕭蕭悲故柯,黃雀啾啾爭晚禾。” 唐 劉禹錫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詩:“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及期

(1).到時侯。《左傳·僖公十年》:“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許我罸有罪矣,敝於 韓 。’”《舊唐書·李抱真傳》:“及期,按簿而徵之,都試以示賞罸,復命之如初。”

(2).猶適時。 宋 陸游 《春雨》詩:“午夜聽春雨,發生端及期。”

今歲

指今年

今歲是個豐收年

生望

(1).復生之望。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埋。”

(2).指希望。 爐魂 《對於張之洞死後之湖南人》:“今值 張之洞 死, 湘 路大有生望之時。”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未帶地圖的旅人》:“他劃了一百七十幾個印子,始終沒放棄生望。”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說新語·自新》

(2)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3) 恩惠,情誼

做個人情

(4) 贈品、禮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紅樓夢》

率皆

猶言都是。《三國志·魏志·杜恕傳》:“夫先意承旨,以求容美,率皆天下淺薄無行義者。”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凡彼輕薄之徒,雖便辟偶俗,廣結伴流……然率皆皮膚狡澤,而懷空抱虛。” 清 袁枚 《續新齊諧·黃鼠狼著紙衣呼小將》:“一日有狐仙延請赴宴,所設豬羊雞鴨等肉,率皆淡食,不下鹽醬。”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詩詞推薦

夜雨原文_夜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