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州即事四首·其四原文
邊境雖安敢忘危,四時笳鼓豎旌麾。
更聞細柳將軍令,壯士懷歸不敢歸。
詩詞問答
問:松州即事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松州即事四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松州即事四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邊境
邊界附近的地方
卒然邊境有急。——《漢書·食貨志》引漢· 賈誼《論積貯疏》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笳鼓
笳聲與鼓聲。借指軍樂。《南史·曹景宗傳》:“時韻已盡,唯餘競病二字。 景宗 便操筆,斯須而成,其辭曰:‘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嘆不已。”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鳴。” 宋 蘇軾 《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篙竿擊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鳴狗驚。” 明 沉采 《千金記·囊沙》:“笳鼓震天鳴,旌旗耀日明。”
旌麾
(1) 帥旗;指揮軍隊的旗幟
大破遂軍,得其旌麾。——《三國志·夏侯淵傳》
(2) 借指軍隊
旌麾南指。——《資治通鑑》
細柳
(1).初生的嫩柳條。《西京雜記》卷四:“ 枚乘 為《柳賦》,其辭曰:‘……階草漠漠,白日遲遲。於嗟細柳,流亂輕絲。’” 漢 劉楨 《贈徐幹》詩:“細柳夾道生,方塘含清源。”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緑?”
(2).指日落之處。 漢 王充 《論衡·說日》:“儒者論日,旦出 扶桑 ,暮入 細柳 。 扶桑 東方地, 細柳 西方野也。”
(3).地名。在今 陝西省 鹹陽市 西南 渭河 北岸。有 細柳倉 ,即 漢 周亞夫 屯軍處。
(4).見“ 細柳營 ”。
(5).觀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西南。《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登 龍臺 ,掩 細柳 。” 顏師古 注引 郭璞 曰:“觀名也,在 昆明池 南也。”
將軍令
(1).將軍的命令。《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唐 元稹 《內狀詩寄楊白二員外》:“衝街不避將軍令,跋勅兼題宰相名。”
(2).樂曲名。原為軍中發令時所用鼓吹之曲,後仿其調製成樂曲。曲調雄壯豪邁。《紅樓夢》第五四回:“ 賈母 道:‘你們兩個對一套《將軍令》罷。’二人聽説,忙合弦按調,撥弄起來。”
壯士
勇士,心雄膽壯的人;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壯士十年歸。——《樂府麻集·木蘭詩》
壯士不死。——《史記·陳涉世家》
田橫齊之壯士。——《資治通鑑》
壯士從之。——《資治通鑑·唐紀》
懷歸
思歸故里。《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漢 王粲 《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唐 戴叔倫 《送郎士元》詩:“白髮 金陵 客,懷歸暫不留。”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松州即事四首·其四原文_松州即事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