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清可軒》
全文:
金山屋包山,焦山山包屋。
包屋未免儉,包山未免俗。
昆明湖映帶,萬壽山陰麓。
恰當建三楹,石壁在其腹。
山包屋亦包,豐嗇適兼足。
顏曰清可軒,可意饒清淑。
璆琳匪所宜,鼎彝或堪蓄。
掛琴擬號陶,安銚聊仿陸。
人盡返淳風,豈非天下福。
參考注釋
璆琳
(1).泛指美玉。《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 崐崙虛 之璆琳、琅玕焉。” 郭璞 註:“璆琳,美玉名。”《魏書·西域傳·大秦》:“其土宜五穀桑麻,人務蠶田,多璆琳、琅玕、神龜、白馬朱鬣、明珠、夜光璧。” 清 李必恆 《謁浮山禹廟次昌黎石鼓韻作歌》:“蠙珠璆琳貢銀鏤,鉛松篠簜浮青柯。”
(2).喻賢才。 唐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詩:“吾宗秉全璞, 楚 得璆琳最。” 宋 沉遼 《德相送荊公三詩用元韻戲為之》:“為賦奕碁句,璆琳吐胷脅。”
所宜
適宜;妥當。《書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漢 應瑒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 唐 韓愈 《舉張正甫自代狀》:“可謂古之老成,朝之碩德,久處散地,實非所宜。”
鼎彝
亦作“ 鼎彝 ”。古代祭器,上面多刻著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前郡尹 溫太真 、 劉真長 ,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 李善 註:“《禮記》曰:鼎有銘,銘者,論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勳勞,而酌之祭器。《左氏傳》: 臧武仲 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銘其功,以示子孫。” 宋 王安石 《韓忠獻輓辭》之二:“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胡適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鼎彝、泉幣、碑版、壁畫、雕塑、古陶器之類,雖缺乏系統的整理,材料確是不少了。”
乾隆名句,清可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