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尉赴漢初(以下三字原缺,據文津閣本補)

作者:呂陶 朝代:宋代

原文

前年到官殊未久,君亦東來為我友。

握手一笑萬愁寬,平日文言期白首。

山深縣僻庶事荒,雖植嘉苗半稂莠。

我無長術剗芽檗,坐見斯民顏甚厚。

君有豪才生顯家,未涉要津甘五斗。

巳將客意同休戚,復視世途均好醜。

咄嗟吾屬皆壯年,當學古人所無苟。

勞生險易固多岐,未必功名垂不朽。

自知物理難揆量,惟勵身規務恃守。

丈夫實蘊四方誌,方虔君命方趨走。

崎嶇一邑勿雲遠,赤子歡迎如父母。

銅梁春晚亦開花,猛駕歸軒會文酒。

詩詞問答

問:《送曾尉赴漢初(以下三字原缺,據文津閣本補)》的作者是誰?答:呂陶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有韻

2. 以下三字原缺,據文津閣本補

參考注釋

前年

去年前邊的那一年

前年予病。——清· 袁枚《祭妹文》

到官

(1).猶到任。上任。《後漢書·應奉傳》:“ 永興 元年,拜 武陵 太守。到官慰納, 山 等皆悉降散。” 三國 魏 吳質 《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即以五日到官。初至承前,未知深淺。” 元 范梈 《至寶圭驛》詩:“遠辭京闕碧雲端,泝盡夷江未到官。”

(2).謂到達府衙。 唐 韓愈 《潮州謝孔大夫狀》:“其妻子男女並孤遺孫姪奴婢等尚未到官。”

為我

戰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說。《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平日

(1) 平時;平常的日子(區別於特殊的日子 ,如:節日、假日)

吾平日不信有鬼。——清· 林覺民《與妻書》

跟平日一樣起得早

(2) 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語言

用以表達情意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關係,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

白首

(1).猶白髮。表示年老。《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論》:“ 范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元 錢應庚 《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西園長記前游,乘興重來看蘭藥。白首友於情,同憂樂。”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邁,白首無成。獨坐無聊,老懷難遣。” 清 吳敬梓 《移家賦》:“羨白首之詞臣,久赤墀之記注。”

(2).謂男女相愛誓願白頭偕老。 宋 陳師道 《送內》詩:“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詩:“深言匪曲衷,白首為所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十:“純潔的初戀,信託的心,白首的約,不辭的別。”

嘉苗

指禾苗。《列子·周穆王》:“東極之北隅有國曰 阜落之國 ……其土不生嘉苗。” 晉 張駿 《東門行》:“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時榮。”《舊唐書·高祖紀》:“譬茲稂莠,有穢嘉苗;類彼淤泥,混夫清水。”

稂莠

(1) 稂和莠,都是形狀像禾苗、妨害禾苗生長的雜草

(2) 比喻害群之人

長術

(1).長遠的辦法。《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

(2).大路。 南朝 梁 何遜 《登石頭城》詩:“連檣入迴浦,飛蓋交長術。”

(3).推算歲時月日的方法。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陳厚耀》:“所著書……又有《春秋長術》十卷,乃《左傳》分類中一門,為補 杜預 長術而作。” 清 汪日楨 有《歷代長術輯要》。

坐見

猶言眼看著,徒然看著。 隋 盧思道 《聽鳴蟬篇》詩:“一夕復一朝,坐見涼秋月。” 唐 陳子昂 《登澤州城北樓宴》詩:“復來登此國,臨望與君同。坐見 秦 兵壘,遙聞 趙 將雄。” 唐 杜甫 《後出塞》詩之五:“坐見 幽州 騎,長驅 河 洛 昏。”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斯民之良也。”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寇旱之餘,曾未朞歲,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豪才

猶雄才。《世說新語·賞譽》“ 劉琨 稱 祖車騎 為朗詣”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逖 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為己任。”

顯家

望族;顯赫的家族。《新唐書·鄭善果傳》:“ 鄭善果 , 鄭州 滎澤 人。祖在 魏 為顯家。”

要津

重要渡口,泛指水陸交通要道。比喻顯要的地位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古詩十九首》

賓從雜遝實要津。——杜甫《麗人行》

位居要津

五斗

(1).見“ 五斗米 ”。

(2).即五星。《黃庭內景經·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 梁丘子 註:“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參見“ 五星 ”。

客意

離鄉在外之人的心懷、意願。 唐 杜甫 《送舍弟頻赴齊州》詩之二:“客意長東北, 齊州 安在哉。” 唐 溫庭筠 《西遊書懷》詩:“高秋辭故國,昨日夢 長安 。客意自如此,非關行路難。” 宋 蘇軾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谿小酌至晚》詩:“惟有暮鵶知客意,驚飛千片落寒條。”

同休

謂同享福祿。 唐 韓愈 《皇帝即位賀宰相啟》:“相公翼亮聖明,大慶資始,伏惟永永,與國同休。”參見“ 同休共戚 ”。

世途

同“ 世塗 ”。 唐 李白 《古風》詩之五九:“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一折:“自家無運智,卻道世途艱。” 清 周亮工 《皖江與文燈岩》詩之三:“世途真坦易,吾道自飄搖。”詳“ 世塗 ”。

好醜

(1) 〈方〉

(2) 好歹;好與壞

不識好醜

評論好醜

(3) 不管怎樣;無論如何

你好醜去一趟吧,要不怎么辦呢

咄嗟

霎時

顧盼可以盪川岳,咄嗟可以降雷雨。——王勃《上劉右相書》

吾屬

我們這些人。屬,類

吾屬今為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壯年

中國古年稱男子三十為壯年

學古

學習研究古代典籍。《書·周官》:“學古入官。” 孔 傳:“言當先學古訓,然後入官治政。” 唐 陳陶 《續古》詩之二五:“學古三十載,猶依白雲居。” 宋 黃庭堅 《次韻張詢齋中晚春》:“學古編簡殘,懷人江湖永。” 明成祖 《賜太子少師姚廣孝七十壽詩》:“斯文逢盛世,學古振儒風。”

勞生

《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後以“勞生”指辛苦勞累的生活。 唐 張喬 《江南別友人》詩:“勞生故白頭,頭白未應休。” 宋 王禹偁 《惠山寺留題》詩:“勞生未了還東去,孤棹寒蓬宿浪花。” 明 劉基 《次韻和孟伯真感興》之二:“無用文章豈療飢,勞生筋骨已支離。” 郁達夫 《夜偕陳世鴻氏、松永氏宿鼓山》詩:“供宿 贊公 房,一洗勞生悴。”

險易

(1).吉凶。《易·繫辭上》:“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 韓康伯 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 陸德明 釋文引 京房 曰:“險,惡也;易,善也。”

(2).險阻與平坦。《吳子·治兵》:“明知險易,則地輕馬。”《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自 殽塞 及至 鬼谷 ,其地形險易皆明知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權智》:“山川道路,形勢險易,無不備載。”

(3).治亂。《文選·班固<東都賦>》:“豈特方軌並跡,紛綸後辟,治近古之所務,蹈一聖之險易云爾哉。” 李善 註:“險易,喻治亂也。” 宋 司馬光 《太行》詩:“險易曾何變,興亡只可哀。”

(4).偏指艱難困厄。《尹文子·大道下》:“上不勝其下,下不能犯其上,上下不相勝犯,故禁令行,人人無私,雖經險易,而國不可侵,治國也。”

多岐

見“ 多歧 ”。

未必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垂不朽

流傳下去,永不磨滅。 宋 曾慥 《類說·摭言·滕王閣序》:“ 王勃 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 閻公 不之信,令人伺其下筆……至‘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 公 矍然曰:‘此真天才,垂不朽矣。’” 明 李贄 《復焦弱侯書》:“世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

自知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物理

(1) 事物的內在規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學

揆量

審度。《宋書·律曆志下》:“ 唐 篇 夏 典,莫不揆量; 周 正 漢 朔,鹹加該驗。”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韓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國語·越語》

(3) 成年男子

丈夫氣

丈夫亦愛憐。——《戰國策·趙策》

四方誌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姜氏 ﹞謂公子( 重耳 )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後以“四方誌”指經營天下或安邦定國的遠大志向。《三國志·魏志·荀攸傳》:“天下方有事,而 劉表 坐保 江 漢 之閒,其無四方誌可知矣。” 晉 歐陽建 《臨終詩》:“苟懷四方誌,所在可游盤。” 明 何景明 《東河三月晦日》詩:“平生四方誌,回首欲求安。”

君命

君王的命令;君王的使命。《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成季 使以君命命 僖叔 ,待於 鍼巫氏 ,使 鍼季 酖之。”《孫子·九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宋 梅堯臣 《送李密學赴亳州》詩:“ 譙郡 君命重, 苦縣 祖風殊。”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福文襄王夫人》:“此相公禍福關頭,使 光平 不親至,何以歸報君命?”

趨走

(1).古禮。小步疾行,以示莊敬。《莊子·盜跖》:“ 孔子 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目芒然無見,色若死灰。” 明 劉基 《春秋明經·齊仲孫來齊高子來盟》:“謂之以忠,則不以趨走承順為恭,而以責難陳善為敬也。”

(2).謂奔走服役。《列子·周穆王》:“昔昔夢為人僕,趨走作役,無不為也。”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 唐 杜甫 《官定後戲贈》詩:“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岳青天》:“﹝ 岳起 ﹞指其侍從曰:‘若輩惟可令其灑掃趨走、烹茶吸菸而已。’”

(3).指奔走執役者。《周書·於翼傳》:“今與趨走同儕,恐非尚賢貴爵之義。”《資治通鑑·宋文帝元嘉元年》:“ 宋 之教誨,雅異於斯:居中則任僕妾,處外則近趨走。” 胡三省 註:“趨走,執役者也。”

崎嶇

山路不平

崎嶇而經丘。——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崎嶇坎坷

赤子

(1) 剛生的嬰兒

(2) 人民

歡迎

(1) 高興地迎接

僮僕歡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他們歡迎旅行的人們歸來

(2) 誠心希望;樂意接受

張開雙臂歡迎這個組的到來

父母

(1)

(2) 父親和母親的總稱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 具有父親和母親作用的人

銅梁

(1).產銅的山。 南唐 陳陶 《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詩:“束馬過銅梁,苕華坐堪老。”

(2).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縣 南。山有石樑橫亘,色如銅。《古文苑·揚雄<蜀都賦>》:“ 銅梁 金堂 ,火井龍湫。” 章樵 註:“ 銅梁山 在 宕渠縣 。” 北周 庾信 《上益州上柱國趙王》詩之一:“ 銅梁 影棠樹,石鏡寫褰帷。” 倪璠 註:“ 銅梁 影棠樹者,言 趙王 出鎮 益州 巴 蜀 , 銅梁 是聽政之所,若 召伯 《甘棠》矣。”

春晚

猶春暮。 唐 張彥勝 《露賦》:“昔時春晚,拂楊柳於南津;今日秋深,落芙蓉於北渚。” 宋 蘇軾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 宋 陸游 《自芳華樓過瑤林莊》詩:“春晚江邊草過腰,雨餘樓下水平橋。”

開花

(1) 植株花朵綻開,比喻出現好的事物或局面

這棵百合早開花了

荒漠開花

(2) 比喻經驗傳開或事業興起

先進技術全面開花

(3) 像花那樣散開

高射炮火遍地開花

會文

(1).《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後因稱文人相聚談藝為“會文”。 唐 嚴維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詩:“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 唐 戴叔倫 《同兗州張秀才》詩:“意愜時會文,夜長聊飲酒。” 明 歸有光 《野鶴軒壁記》:“ 嘉靖 戊戌之春,余與諸友會文於 野鶴軒 。”

(2).觀摩而又含有競賽、考試意義的文章寫作集會,稱為文會。會文指在文會裡做文章。亦指所做的文章。《鏡花緣》第五四回:“ 閨臣 道:‘叔叔今日莫非學中會文么?’”《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過了三四個月,看見公子們做的會文,心裡不大歡喜。説道:‘這個文章,如何得中!’”

(3).匯成文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萬趣會文,不離辭情。”

(4).指行文。《舊唐書·馬周傳》:“援引事類,揚搉古今,舉要冊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減。”

詩詞推薦

送曾尉赴漢初(以下三字原缺,據文津閣本補)原文_送曾尉赴漢初(以下三字原缺,據文津閣本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