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鍊的《送呂子出遊宣大》
全文:
呂子生來有奇氣,結髮讀書恆念邊。
千金覓劍星文動,百金買馬生骨全。
陰符一卷手自注,關山片月心常懸。
五陵豪傑盡傾蓋,談笑驚座如流泉。
朅來仗策游燕京,黃閣鉅公知姓名。
吐哺走迎談世務,指揮如意煙雲生。
抵掌伊吾坐揮霍,出門擁盾思河朔。
夢想龍沙白骨回,黃塵萬里難遙度。
慷慨登塗若舊遊,風沙颯颯近邊秋。
弦歌不似聽刁斗,飲酒心思血敵酋。
誰羨今宵意氣雄,明朝走馬學飛鴻。
隴邊弱草疑天外,塞上閒花隔世中。
朔漠懸心雲半黑,長安回首日偏紅。
羽檄曾傳鐵騎多,胡沙連箭入黃河。
將軍盡日愁披甲,戰士經春出荷戈。
曹郎度支籌不足,指大憂懸在心腹。
樞臣按籍欲徵兵,天子宵衣願推轂。
自識中朝有申甫,詎言四海無頗牧。
余亦滄江學劍人,十年為吏在風塵。
請纓自羨凌雲客,投筆曾無出塞辰。
聞君將發意婉娩,手握軍書夜舒捲。
非是羌戎善騎兵,自因邊塞無關鍵。
道勝魚龍或可馴,令深虎豹猶堪偃。
奇功正好斬樓蘭,名馬行能徵大宛。
人將筆硯薄書生,世以麒麟驅赤坂。
去去雙旌已及秋,行行六轡毋令晚。
男兒會自策勛名,詎識不為班定遠。
參考注釋
發意
(1).產生某種意念。 晉 道安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序》:“從始發意,逮一切智曲成決,著八地無染,謂之智也。”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記游廬山》:“僕初入 廬山 ,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元典章·戶部六·偽*鈔》:“據 石治民 所招,即係自行發意雕板印造偽*鈔。”《醒世姻緣傳》第九二回:“自從 姜氏 居莊,伺候的人雖然不敢欺心侮慢,只是欠了體貼,老人家自己不發意梳梳頭,旁人便也不強他。”
(2).表現心意。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與梁武帝論書啟》:“所奉三旨,伏循字跡,大覺勁密。竊恐既以言發意,則應言而新,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故意得諧稱,下情歡仰,寳奉愈至。”
(3).猶提議。 宋 梅堯臣 《雙羊山會慶堂記》:“初餘一發意,吾鄉孝子義士鹹助以資。”
婉娩
儀容柔順
姆教婉娩聽從。——《禮記·內則》
揚綽約之麗姿,懷婉娩之柔情。——張華《永懷賦》
軍書
軍中的公文
軍書十二卷。——《樂府詩集·木蘭詩》
舒捲
(1).舒展和捲縮。 漢 劉勝 《文木賦》:“裁為用器,曲直舒捲。” 南朝 齊 王融 《巫山高》詩:“煙霞乍舒捲,猿鳥時斷續。” 宋 陸游 《居室記》:“東西北皆為窗,窗皆設簾障,視晦明寒燠為舒捲啟閉之節。” 清 吳偉業 《贈松郡副守涪陵陳三石》詩:“湖天搖落雲舒捲, 巫山 蕭森路折盤。”
(2).指人事的進退、出處。舒謂伸展其志,卷謂其志不伸而退藏。 晉 潘岳 《西征賦》:“ 孔 隨時以行藏, 蘧 與國而舒捲。” 宋 曾鞏 《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詩:“丈夫舒捲要宏達,世路俯仰多拘牽。” 明 高啟 《甪里村》詩:“始潛避 秦 君,終出安 漢 嗣。世羅焉能覊,舒捲聊自肆。”
沈鍊名句,送呂子出遊宣大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