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汝礪的《又和治居許昌詩·其二》
全文:
聞說當年鵷鷺班,諫書無數慰龍顏。
水橫潁首歸新第,雲斷峨眉憶舊山。
漫有新詩名海內,曾聞雅樂獻河間。
西湖今日春應好,想見扁舟載月還。
參考注釋
聞說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聞説 天台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鵷鷺
(1).鵷和鷺飛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隋書·音樂志中》:“懷黃綰白,鵷鷺成行。文贊百揆,武鎮四方。” 宋 葉適 《送葉路分》詩:“君今幅巾鵷鷺行,切勿著帶貔虎傍。” 清 趙翼 《丙子元旦早朝》詩:“千行鵷鷺集初寅,肅聽鳴鞭拜舞勻。”
(2).比喻有才德者。《北齊書·文苑傳序》:“於是辭人才子,波駭雲屬,振鵷鷺之羽儀,縱雕龍之符采。” 唐 儲光羲 《群鴉詠》:“冢宰收琳琅,侍臣盡鵷鷺。” 宋 馬純 《題能仁寺壁》詩:“十年衰病臥林泉,鵷鷺羣飛競刺天。”
諫書
臣下向帝王進諫的奏章
無數
(1) 無法計數,指數量極多
可能的組合是無數的
(2) 不知底細
胸中無數
龍顏
(1).謂眉骨圓起。《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晉 潘岳 《西征賦》:“造長山而慷慨,偉龍顏之英主。”後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彥回傳》:“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識龍顏。” 唐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一:“五色綵毫裁鳳詔,九重天子豁龍顏。” 魯迅 《熱風·智識即罪惡》:“他只穿一件極儉樸的愛國布的龍袍,但那龍顏卻比活的時候胖得多了。”
(2).借指帝王。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夫未遇 伯樂 ,則千載無一驥;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值龍顏之鬱起,乃憑風而矯翼。” 明 王寵 《送餞太常元抑祠祭顯陵》詩:“龍顏授玉冊,殿上親祗領。” 端木蕻良 《渾河的急流》:“龍顏一聽大怒,因此就降旨滅他九族。”
(3).謂魚頭如龍。
彭汝礪名句,又和治居許昌詩·其二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