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無慍的《松岩雜言·其二》
全文:
念念無生自入微,瓶中米盡腹中飢。
夜深月下敲門急,道者蕉溪托缽歸。
參考注釋
夜深
猶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漢中王》詩:“夜深露氣清,江月滿江城。” 唐 戴叔倫 《聽歌回馬上贈崔法曹》詩:“共待夜深聽一曲,醒人騎馬斷腸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敲門
(1).叩門。 宋 蘇軾 《浣溪沙》詞:“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水滸傳》第三七回:“ 宋江 和兩個公人來到莊院敲門。” 巴金 《利娜》上篇:“一群一群的男女修士挨家挨門地敲門。”
(2).古代婚儀中的納采。《宋史·禮志十八》:“諸王納妃。 宋 朝之制,諸王聘禮,賜女家白金萬兩,敲門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壺、綵四十匹。”原註:“即古之納采。”
托缽
1.手托缽盂。指僧人赴齋堂吃飯或向施主乞食。缽。梵語的省音譯,意為應器。比丘的食器。《聯燈會要·雪峰義存禪師》:“鐘未鳴,鼓未響,托鉢向甚么處去?”《續傳燈錄·惟正禪師》:“聞托鉢乞食,未聞安坐以享。” 明 高濂 《玉簪記·譚經》:“衣食渾無措,空門來托鉢。” 明 陳貞慧 《書癸巳毘陵事》:“其時有 澹上人 ,從 匡廬 來,肩瓢笠,日托缽於市。”
(2).泛謂貧困求人。 清 張鹿徵 《與程端伯先生書》:“邇來落魄無似,托鉢 東牟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盍投筆從戎,聊以博升斗,不猶愈於托鉢同人,受守錢虜之輕薄乎?”《黑籍冤魂》第二十回:“終日在街頭沿門托缽,到了夜間,就在人家屋檐下歇宿。”
無慍名句,松岩雜言·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