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端的《荊門歌送兄赴夔州》
全文:
余兄佐郡經西楚,餞行因賦荊門雨。
蘚蘚燮燮聲漸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陰大點過欲盡,碎浪柔文相與翻。
雲間悵望荊衡路,萬里青山一時暮。
琵琶寺里響空廊。
熨火陂前濕荒戍。
沙尾長檣發漸稀,竹竿草屩涉流歸。
夷陵已遠半成燒,漢上游倡始濯衣。
船門相對多商估,葛服龍鍾篷下語。
自是湘州石燕飛,那關齊地商羊舞。
曾為江客念江行,腸斷秋荷雨打聲。
摩天古木不可見,住岳高僧空得名。
今朝拜首臨欲別,遙憶荊門雨中發。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重陰
亦作“ 重隂 ”。1.指雲層密布的陰天。 漢 張衡 《南都賦》:“玄雲合而重隂,谷風起而增哀。” 南朝 宋 謝惠連 《詠冬》:“繁雲起重陰,迴飈流輕雪。”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連日重陰,人謂必雨。”
(2).指陰雨。 三國 魏 曹植 《贈王粲》詩:“重陰潤萬物,何懼澤不周?”《文選·成公綏<嘯賦>》:“濟洪災於炎旱,反亢陽於重隂。” 李周翰 註:“雲雨謂之重隂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守塉》:“亢陽則出谷颺塵,重陰則滔天凌丘。”
(3).指地下。
(4).猶濃陰。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山岡有餘暎,巖阿增重陰。” 唐 王維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緑樹重陰蓋四鄰,青苔日厚自無塵。”
(5).雙重庇蔭。 晉 潘岳 《楊荊州誄》:“余以頑蔽,覆露重隂。仰追先考,執友之心。”
大點
(1).指大雨點。 唐 李端 《荊門歌送兄赴夔州》:“重陰大點過欲盡,碎浪柔文相與翻。” 唐 韓偓 《雨》詩:“樹帶繁聲出竹聞,溪將大點穿籬入。” 宋 陸游 《望霽》詩:“雨來不駛亦不遲,大點如菽細如絲。”
(2). 唐 時博戲之一。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今之博戱,有長行最盛……又有小雙陸、圍透、大點、小點、游談、鳳翼之名,然無如長行也。”
(3).大的方面,主要部分。 清 陳天華 《中國革命史論》:“ 始皇 、 漢高 相異之大點,在於 始皇 燒《詩》《書》,而 漢高 求《詩》《書》。”
碎浪
撞到岸上、沙灘上或靠近水面的岩石或礁石上而變成泡沫的波浪
相與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相與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李端名句,荊門歌送兄赴夔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