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亦常住,竟與珪組薄

皮日休太湖詩曉次神景宮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太湖詩曉次神景宮》

全文:
夜半幽夢中,扁舟似鳧躍。
曉來到何許,俄倚包山腳。
三百六十丈,攢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鑠。
濃露濕莎裳,淺泉漸草屩。
行行未一里,節境轉寂寞。
靜徑侵泬寥,仙扉傍岩崿。
松聲正凊絕,海日方照灼。
欻臨幽虛天,萬想皆擺落。
壇靈有芝菌,殿聖無鳥雀。
瓊幃自迴旋,錦旌空粲錯。
鼎氣為龍虎,香菸混丹雘。
凝看出次雲,默聽語時鶴。
綠書不可注,雲笈應無鑰。
晴來鳥思喜,崦里花光弱。
天籟如擊琴,泉聲似摐鐸。
清齋洞前院,敢負玄科約。
空中悉羽章,地上皆靈藥。
金醴可酣暢,玉豉堪咀嚼。
存心服燕胎,叩齒讀龍蹻。
福地七十二,茲焉永堪托。
在獸乏虎貙,於蟲不毒蠚。
嘗聞擇骨錄,仙志非可作。
綠腸既朱髓,青肝復紫絡。
伊余乏此相,天與形貌惡。
每嗟原憲瘇,常苦齊侯瘧。
終然合委頓,剛亦慕寥廓。
三茅亦常住,竟與珪組薄
欲問包山神,來賒少岩壑。

皮日休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皮日休三茅亦常住,竟與珪組薄書法作品欣賞
三茅亦常住,竟與珪組薄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三茅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晉書·禮志上》:“ 武皇帝 亦初平寇亂,意先儀范。其吉禮也,則三茅不翦,日觀停瑄。”詳“ 三脊茅 ”。

(2).指傳說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 唐 許渾 《亡題》詩:“ 商嶺 採芝尋四老, 紫陽 收朮訪三 茅 。” 宋 柳永 《巫山一段雲》詞:“相將何處寄良宵?還去訪三 茅 。”詳“ 三茅君 ”。

(3).山名。亦稱 茅山 、 句曲山 。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相傳 茅君 三兄弟得道於此,故名。 唐 劉禹錫 《重送逝西李相公頃新加旌旄》詩:“城下清波含百穀,窗中遠岫列 三茅 。”

常住

(1).佛教語。永存。《法華經》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蘇跋陀羅窣堵波》:“勿謂如來畢竟寂滅,法身常住。”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經合》:“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2).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法身與金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南齊書·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

(3).僧、道稱寺舍、田地、什物等為常住物,簡稱常住。《雲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孫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馮翊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 朱崖 出鎮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水滸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雲遊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 清 錢謙益 《揚州石塔寺復雷塘田記》:“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畝,寺僧開墾作常住田。”

(4).道觀中的主事者。《雲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師令其家各備香油為之焚香……常住亦為辦齋食供養。”

珪組

(1).玉圭與印綬。引申指爵位、官職。《晉書·張軌傳論》:“綰累葉之珪組,賦絶域之琛賨。”《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既襲珪組,對揚王命。” 劉良 註:“珪,諸侯所執也;組,綬,所以繫印者也。” 唐 李縝 《奉和郎遊仙岩四瀑布》:“符守分珪組,放情在丘巒。” 清 翁荃 《田家詩擬陶》:“珪組豈不榮,日與傾危俱。”

(2).借指文武官員。《清朝野史大觀·清朝藝苑一·聖武成功詩》:“珪組充溢,髦倪抃舞。”

皮日休名句,太湖詩曉次神景宮名句

詩詞推薦

三茅亦常住,竟與珪組薄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