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耕者原文
策騎循長途,夾路秋麥芊。
間亦有隙處,叱犢農驅鞭。
將雲播春麥,問知乃大田。
黍禾均可耕,土潤地氣宣。
幸矣有是乎,早種根益堅。
因之憶往歲,望雨期每愆。
孰謂清明時,秋苗墾以全。
然而秀實遙,慰仍餘懼焉。
詩詞問答
問:見耕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見耕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五
2. 去聲
參考注釋
長途
長的距離和路途
夾路
列在道路兩旁。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雙闕雲竦以夾路,瓊臺中天而懸居。” 唐 岑參 《稠桑驛喜逢嚴河南中丞便別》詩:“駟馬映花枝,人人夾路窺。”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夾路蒼冉古,迎人翠麓偏。”
秋麥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傳》卷四:“獻馬三百,牛羊五千,秋麥千車,膜稷三十車。” 郭璞 註:“秋麥,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詩:“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
(2).猶麥秋。收割麥子的時候。 孫犁 《白洋淀紀事·光榮》:“可是 原生 那個媳婦漸漸不安靜起來。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後來就是長期住娘家,後來竟是秋麥也不來。”
有隙
亦作“有隟”。有嫌隙;有怨恨。 唐 許嵩 《建康實錄·太祖上》:“會郡與州有隙,曲直以先聞者善。”
叱犢
大聲驅牛;牧牛。 宋 陸游 《訪村老》詩:“大兒叱犢戴星出,稚子捕魚乘月歸。” 宋 陸游 《夢遊散關渭水之間》詩:“叱犢老翁頭似雪,羨渠生死不離家。”
春麥
春季播種的麥子。 唐 司空圖 《書懷》詩:“幾處馬嘶春麥長,一川人喜雪峯晴。” 宋 蘇軾 《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兩足誰言春麥短,城堅不怕秋濤卷。”《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九年》:“內出正月所種春麥,並秀實堅好,與八九月所種無異。” 清 程瑤田 《與吳殿暘舍人書》:“ 瑤田 居北方久,見其種春麥者皆小麥。”
問知
向有知識的人請教。《韓非子·解老》:“眾人不肯問知聽能,而聖人強以其禍敗適之,則怨。”
大田
(1) 面積很大種有作物的田地
大田還沒有開鐮,人們都呆在家裡打雜
(2) 指良田
黍禾
(1).指黍的莖稈。 漢 班固 《 * 通·八風》:“涼風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糧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對》:“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糞,長我黍禾;為隄為防,制為畜泄。”
地氣
不同地區的氣候
此地氣之不同也。——宋· 沈括《夢溪筆談》
往歲
往年
往歲多至。——清· 方苞《獄中雜記》
清明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節日裡人們掃墓和向死者供獻特別祭品
秋苗
(1).秋日的禾苗。 宋 范祖禹 《論農事疏》:“秋苗雖茂,惟憂澇損。” 宋 范成大 《初發太城留別田父》詩:“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慾行心更苦。”
(2).官府徵收的秋熟穀物賦稅,也稱秋稅。《宋史·洪遵傳》:“ 平江 、 湖 、 秀 三州水,無以輸秋苗,有司抑令輸麥。”《續資治通鑑·宋光宗紹熙元年》:“茶引盡歸於都茶場,鹽鈔盡歸於榷貨務,秋苗斗斛十八九歸於綱運,皆不在州縣。”
然而
從另一方面來說——表示轉折關係
樂曲終止了,然而無人離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間。——清· 袁枚《祭妹文》
秀實
《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後因以“秀實”謂人成年。《晉書·陸機陸雲傳論》:“觀夫 陸機 、 陸雲 ,實 荊衡 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實,馳英華於早年,風鑒澄爽,神情俊邁。”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見耕者原文_見耕者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