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夏元鼎的《水調歌頭》
全文:
人身藏宇宙,烏兔走西東。
晝舒夜卷,不拘春夏與秋冬。
存想非心非腎,吐納非精非氣,子午謾行功。
一點真靈寶,混合自迴風。
感嬰兒,交奼女,愛丁公。
黃婆匹配,一時辰內上仙宮。
恍惚無中有象,陽火陰符密契,大道屬鴻濛。
火候能調理,天地與無窮。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存想
(1).想像;想念。 漢 王充 《論衡·訂鬼》:“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韓壽 美姿容, 賈充 辟以為掾, 充 每聚會, 賈 女於青璅中看見 壽 ,説之,恆懷存想,發於吟詠。” 唐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存想青龍秘,騎行白鹿馴。”
(2).思忖、思量。《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看在眼裡,暫回房裡來坐地了,自存想。”《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間,只見遠遠的一個夯漢,挑了一擔食盒來。”
(3).道家謂修真須漸進,一曰齋戒,二曰安處,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謂之“存想”。見 唐 司馬承禎 《天隱子·漸門》。
非心
邪心。《書·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孔 傳:“言侍左右之臣,彈正過誤,檢其非妄之心,使能繼先王之功業。”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一》:“所以格非心,緝敬勝也。”
吐納
(1).吐故納新。道家養生之術。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里俱濟也。”《新唐書·宦者傳上·高力士》:“朕將吐納導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摶 不知吐納修養之理,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聖世?” 清 孫枝蔚 《題華山高枕圖壽吳香林》詩:“那用仙家吐納頻,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魯迅 《墳·雜憶》:“因此我常常欣慕現在的青年,雖然生於 清 末,而大抵長於 民國 ,吐納共和的空氣,該不至於再有什麼異族軛下的不平之氣,和被壓迫民族的合轍之悲罷。”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五:“心臟的每一回跳動,鼻息的每一回吐納,都奏出‘我愛著你’那句話的激動的節拍。”
(3).猶吞吐。吐出與吞進。 漢 王粲 《游海賦》:“苞吐納之弘量,正宗廟之紀綱。” 晉 郭璞 《江賦》:“呼吸萬里,吐納靈潮。” 清 唐孫華 《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吐納江流九派小,平壓雉堞群峰低。”
(4).比喻貿易,買賣。 吳晗 《朱元璋傳》第六章二:“商品的生產和吐納的中心,手工業作坊和批發行號的所在地,集中著數量相當巨大的後備手工業工人和小商攤販。”
(5).言談;談吐。《魏書·元翼傳》:“美姿貌,善吐納,兼有將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竺道生》:“吐納問辯,辭清珠玉,雖宿望學僧,當世名士,皆慮挫詞窮,莫敢酬抗。”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吐納既風流,姿容更瓌異。”
(6).指發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議論》:“ 崔 記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納悽惋,收斂渾淪。”
子午
(1).指南北。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 唐 蘇頲 《唐長安西明寺塔碑》:“揆陰陽之中,居子午之直,叢依觀閣,層立殿堂。”《宋史·天文志一》:“ 南陽 孔定 製銅儀,有雙規,規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橫規,判儀之中以象地。”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若針之子午未定,舵之東西遊移,則徘徊莫適,悵悵何之?”
(2).指夜半和正午。舊時計時法,以夜間十一時至一時為“子”時,以白晝十一時至一時為“午”時。 唐 呂岩 《延壽》詩:“子午常餐日月精,玄關門戶啟還扃。”
(3).見“ 子午谷 ”。
行功
猶論功。《漢書·陳平傳》:“ 項王 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賞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夏元鼎名句,水調歌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