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曹勛的《送凝神張先生還茅山》
全文: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臨雲海空復空。
水光際天接山影,山間樓閣相溟濛。
仙人騎鯨度空碧,步虛聲下飄天風。
纓冠葳蕤跨彩翼。
子晉鳳笙驚盲聾。
半夜電雷動岩壑,一壇松檜知仙公。
別來放跡入朝市,但覺塵土填心胸。
猿驚鶴怨愧昏旦,竹露蘿月徒蔥蘢。
君庵三茅何沖融,暮春旅寓凡聖同。
同造勝境瞻真蹤,弟兄乘雲御飛龍。
為時作瑞留從容,但見仙驥頂有紅。
凝神坐嘯隱萬松,粲粲玉齒猶顏童。
佩聲促詔朝帝召,清淨為正裨舜聰。
坐乎少廣追崆峒,物不疵癘壽域中。
翩然鶴歸茅岫東,一篙秋靜磨青銅。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屨瘦藤飢不充,應許下灶為陪從。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別來
(1).離別以來。 南朝 宋 謝惠連 《代古詩》:“別來經年歲,歡心不同凌。” 唐 竇群 《贈劉大兄院長》詩:“路自 長沙 忽相見,共驚雙鬢別來殊。” 郭沫若 《喀爾美蘿姑娘》:“我們別來將近兩個月了。”
(2).另外。《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眼見得這座祖宅,還值萬數銀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別來募化黃金,興鑄仙像。”
放跡
見“ 放跡 ”。
亦作“ 放跡 ”。亦作“ 放蹟 ”。1.猶遠行。《楚辭·九章·悲迴風》:“求 介子 之所存兮,見 伯夷 之放跡。” 王逸 註:“放,遠也;跡,行也。”
(2).猶浪跡。到處漂泊。 唐 韓愈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中大夫王公神道碑銘》:“同列有恃恩自得者,眾皆媚承,公嫉其為人,不直視,由此貶 連州 司戶,移 夔州 司馬,又移 荊南 ……放跡在外,積四年。”《新唐書·韓思彥傳》:“至官閲月,自免去,放蹟 江 淮 間。” 明 方孝孺 《學士亭記》:“故或放跡於江海,或養操於山林,求遺世忘累之士而與之游。” 清 顧炎武 《春雨》詩:“放跡江湖間,猶思理墳典。”
入朝
(1).指屬國、外國使臣或地方官員謁見天子。《國語·吳語》:“ 越 滅 吳 ,上征上國, 宋 、 鄭 、 魯 、 衛 、 陳 、 蔡 執玉之君皆入朝。”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時 梁王 來朝,與太子共載,入朝不下司馬門。 釋之 禁止,不得入朝。” 宋 范仲淹 《答竊議》:“﹝我太祖﹞命將帥 李漢超 等十三人分守西北諸州……每來入朝,必召對命坐,賜與優厚,撫而遣之。”
(2).謂進入中央朝廷做官。《東觀漢記·劉愷傳》:“ 愷 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風行。” 晉 陸機 《謝平原內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身登三閣,官成兩宮。”
塵土
細小的土灰
心胸
猶“心中”,“內心”
曹勛名句,送凝神張先生還茅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