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友直的《贈徐樵隱》
全文:
天命靡有常,空視時運覆。
珍重山間翁,抱道庸自玉。
欣髯發清興,開軒恣遐矚。
空谷閴無人,惟有雲相逐。
山翁為有知,戀戀情綣縟。
綣縟林中薪,歌已禽聲續。
勿謂有傾頹,維心常位育。
顧我無依歸,猶然嗜幽獨。
願結金蘭交,共茲南山麓。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依歸
(1).依託;依靠。《書·金縢》:“嗚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後漢書·光武帝紀上》:“維宗室列侯為 王莽 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 宋 曾鞏 《越州趙公救災記》:“天子東向憂勞,州縣推布上恩,人人盡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為得其依歸。” 徐特立 《我和黨有歷史上不可分離的關係》:“馬日事變時,左派渙散,沒有組織,在政治上失其依歸。”
(2).尊奉;遵循。 唐 李翱 《謝楊郎中書》:“竊惟當茲之士,立行光明,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者,不過十人焉。” 明 馬中錫 《辠言》:“ 太公 竭力依歸以樹勛名, 伯夷 則極口唾斥以豁憤恨,是何大異也!”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萬眾青年所依歸的 魯迅先生 ,竟於十月十九日的黎明……棄我們而溘然長逝了。”
(3).目的;宗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羅台山》:“ 臺山 之學,以九容為規矩,以九思為主縡,以有物必有則為依歸。” 孫中山 《制定建國大綱宣言》:“《建國大綱》者,以掃除障礙為開始,以完成建設為依歸。” 鄒韜奮 《抗戰以來·開場白》:“記者執筆寫本文時,遇有所檢討或批評……以有益於國家民族為依歸,決無意攻訐任何方面或任何個人。”
猶然
(1).舒遲貌。《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君子猶然如將可及也,而不可及也。”《逸周書·官人》:“喜色猶然以出。” 朱右曾 校釋:“猶然,舒和貌。”
(2).微笑自得之貌。《莊子·逍遙遊》:“ 宋榮子 猶然笑之。” 陸德明 釋文:“ 崔 李 云:‘猶,笑貌。’”
(3).尚且。《史記·遊俠列傳》:“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
(4).尚且如此。 清 方文 《胡母節壽詩》:“世變節義如輕塵,男子猶然況婦人。”
(5).仍然。《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 張勝 的心,死後猶然相從。”《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一對料絲燈﹞今已六十餘年,猶然簇新。”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這幅畫景,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
(6).仍然如此。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唐 世士人宴聚,盛行葉子格, 五代 、國初猶然,後漸廢不傳。”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關鎮雜記·秦皇島》:“﹝ 秦皇 ﹞下馬拜,荊皆垂首向地,如頓伏狀。至今猶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稱某某拜,開國猶然,近人多易以‘頓首’二字。”
幽獨
(1).靜寂孤獨。亦指靜寂孤獨的人。《楚辭·九章·涉江》:“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天雨蕭蕭滯茅屋,空山無以慰幽獨。” 唐 司空圖 《秋思》詩:“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2).獨處。 清 陳確 《講義二·盡心章》:“古有謂性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詞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學者反求諸幽獨之地焉耳。” 清 譚嗣同 《仁學》二:“莫顯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見乎隱,幽獨即是大廷。”
趙友直名句,贈徐樵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