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樓鑰的《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
全文:
先生作賦真八吟,高處獨步無古今。
少從三山來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嘗學事六七載,膏馥沾丐資之深。
竊名文場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英英二子俱秀爽,遺以一經無籯金。
長公奉母上巴陵,念君遠去因論心。
見君詩編筆雖敏,三嘆未見朱弦音。
海瀕熬波幸解組,未知宦路多嶇嶔。
先生賦編更熟讀,非止駢儷夸詞林。
其中關鍵妙一世,字字諧協如鳴琴。
談經況有著述在,持論肯為向與歆。
青箱但能世其業,前躡雋軌將駸駸。
君家曾無錐可卓,遲次幸此突不黔。
不惟母老身非少,廉介又務循官箴。
量入為出可不謹,斤斤飢食寒有衾。
非求多藏第約己,瓶儲紙裹跡可尋。
法曹持平守三尺,平反一笑神所臨。
謹毋失己毋失人,同列當和時盍簪。
上官善事免曠職,首上尻高宜致欽。
岳陽樓號天下稀,地坼吳楚連衡郴。
洞庭漫汗天立壁,君山當中出青岑。
向來命名字以楚,宦遊直到重湖潯。
登樓談笑領僚屬,風流欣遇賢侯任。
君行應得江山助,新篇寄我毋浮沉。
摻祛欲言不盡意,更取濁酒從君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漫汗
(1).廣大貌。《文選·張衡<南都賦>》:“布濩漫汗,漭沆洋溢。” 劉良 註:“漫汗,言廣大也。”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萬屋漫汗合,千株照曜開。”
(2).散亂貌。 唐 柳宗元 《天對》:“胡紛華漫汗,而潛謂不死?”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事雖漫汗麄梗,經 建翁 手,必有條流秩序,後可循守也。”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而聞見較遠,必摭拾往籍,以攷其行事者,亦曰攷,曰徵,而其漫汗,則或焉譜牒雜記之屬。”
君山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處,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詩之五:“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 君山 。”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過岳陽樓作》詞:“日落 君山 雲氣,春到 沅 湘 草木,遠思渺難收。”
當中
(1) 正中
河當中水流最急
(2) 在…之中
他生活在工人民眾當中
青岑
青翠的高峰。指青山。 漢 張衡 《思玄賦》:“噏青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為糧。” 唐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水鄉霾白屋,風岸疊青岑。” 阿英 《袁中郎做官》:“唯有一段沒證見的是非,無形影的風波,青岑可浪,碧海可塵,往往令人趨避不及。”
樓鑰名句,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