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文珦的《為修樗作歌》
全文:
我愛岩間古樗櫟,蔽日參雲過千尺。
樵蘇來往作陰涼,不為風霜變顏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無大小皆選掄。
豫章楩楠豈復有,獨以無用全其身。
山僧歷得養生理,故以岩樗自為比。
只把樛枝庇本根,肯夸美乾招殘毀。
幽人志士當勿疑,聽我朗誦岩樗詩。
縱為梁棟或易撓,岩下清風無盡時。
參考注釋
樗櫟
(1).《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又《人間世》:“ 匠石 之 齊 ,至於 曲轅 ,見櫟社樹……曰:‘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後因以“樗櫟”喻才能低下。 唐 歐陽詹 《寓興》詩:“桃李有奇質,樗櫟無妙姿。”
(2).用為自謙之辭。 宋 蘇軾 《和穆父新涼》:“常恐樗櫟身,坐纏冠蓋蔓。” 明 朱鼎 《玉鏡台記·聞雞起舞》:“下官樗櫟之才,豈足為元帥副。”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麻瘋女邱麗玉》:“自慙樗櫟,仰託蔦蘿,良所深願。”
日參
每天上朝參拜。《新唐書·百官志三》:“文官五品以上及兩省供奉官、監察御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日參,號常參官。”《宋史·禮志十九》:“ 元豐 官制,朝參班序有日參、六參、望參、朔參,已著為令。”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釋文珦名句,為修樗作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