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陳藻阿凡初冠覓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藻的《阿凡初冠覓詩》

全文:
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為報阿凡今既冠,莫教只托網山名。

陳藻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陳藻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書法作品欣賞
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賢子

(1).賢能的兒子。《韓非子·忠孝》:“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富之,父苦則樂之。”

(2).多用以美稱他人之子。 三國 魏 曹操 《與太尉楊彪書》:“ 操 白:與足下同海內大義,足下不遺,以賢子見輔。”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仁傑 曰:‘陛下內有賢子,外有賢姪,取捨詳擇,斷在聖衷。’” 袁昌英 《成都灌縣青城山紀游》:“他自己的一生不夠完成這偉大的工程,幸有賢子繼承父志,如愚翁移山般,竟將這驚人的事業成就了。”

只是

(1) 僅僅是

我來找你,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兒,只是拉拉家常罷了

(2) 但是

他的作業全做對了,只是字寫得不夠端正

乃翁

(1).你的父親。《漢書·項籍傳》:“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顏師古 註:“翁,謂父也。”《漢書·項籍傳》:“乃,亦汝也。” 宋 陸游 《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明史·文苑傳三·文徵明》:“ 一清 ( 楊一清 )亟謂曰:‘子不知乃翁與我友耶?’”

(2).他的父親。 宋 朱敦儒 《念奴嬌》詞:“乃翁心裡,沒許多般事。” 明 葉盛 《水東日記·玉帶生卷》:“ 劉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輓辭,以《玉帶生》軸為贄。”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陳藻名句,阿凡初冠覓詩名句

詩詞推薦

  • 林亦之宋代〕講學紅泉不著書,只將心學授生徒。
    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詩詞名句
  • 元夕

    方岳宋代〕團薄曲幾雪鬅鬙,寒入青燈澹似僧。只是梅花一林月,酒杯詩筆已無能。
  • 涵光室有會

    乾隆清代〕冬室欲其暖,夏室欲其涼。惟有春之室,所喜涵韶光。韶光融戶外,十笏中能藏。放彌卷則退,羲經言已詳。又如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釋師範宋代〕智度菩薩母,容受一切法。然於一切法,而離分別相。分別即離,諸法如如。蜀江萬派朝滄海,閩嶺千尋插太虛。
    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詩詞名句
  • 夕雨

    陸游宋代〕獨夜初傳漏,空齋半掩扉。候蟲燈下語,水鳥雨中歸。客舍愁彈劍,京塵怯化衣。故人招隱意,字字莫相違。
    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詩詞名句
  • 聞京師得雨誌喜

    乾隆清代〕仲春月二日,自京始發軔。雪後宜快晴,土脈溥滋潤。心幸勝往年,麥收擬轉瞬。巡方逮半月,山地燥頗迅。謂當
  • 守閘書事時已退居五首

    曹勛宋代〕薄陰疏雨濕春容,兩岸增添綠與紅。短棹悠悠了無事,卻憐雲水舊匆匆。
    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詩詞名句
  • 夜大風

    方岳宋代〕一夜東風太放顛,草塘打破釣魚船。賴渠自任修船費,無數亂堆榆莢錢。
  • 輓蘇黃門子由

    王鞏宋代〕憶昔持風憲,防微意獨深。一時經國慮,千載愛君心。坤道存終始,乾綱正古今。當時人物盡,惆悵獨知音。
  • 幽趣十二首

    鄭剛中宋代〕幽趣無人會,雲依遠岫行。寒塘時撥刺,古木屢敲鏗。壁殼拖涎鈍,花飛度粉輕。山泉烹石鼎,孤啜不勝清。
後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