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詠塞上達蘭海蘭松木皮筆筒用舊題韻》
全文:
雁塞奇木無不有,海蘭亦得同名松。
樵蘇不到歷賢劫,老龍鱗甲含煙濃。
渺予無德御中外,所藉餘業致混同。
守在四夷吾夙志,干戈絕域息戰攻。
繕茲守禦備無患,薄遣戍卒更番重。
戍回或致是筆室,虬枝想像碧蔭崇。
毛穎特立伴清詠,墨池霏潤雀台銅。
昔曾獲此木筆格,未知其膚知其中。
是物雲即削皮為,文如碧水含微風。
拘墟妄分體內外,辭林漫憶山蔥瓏。
由來朴物盡可玩,志求奇巧將焉窮。
參考注釋
毛穎
毛筆的別稱。因 唐 韓愈 作寓言《毛穎傳》以筆擬人,而得此稱。 宋 陳淵 《越州道中雜詩》之十二:“我行何所挾?萬里一毛穎。” 金 龐鑄 《冬夜直宿省中》詩:“陶泓面冷真堪唾,毛穎頭尖漫費呵。” 清 唐孫華 《筆床》詩:“毛穎禿時應避席,君苗燒後漸生埃。”
特立
(1).謂有堅定的志向和操守。《禮記·儒行》:“儒有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東觀漢記·周澤傳》:“少修高節,耿介特立。” 宋 歐陽修 《<蘇氏文集>序》:“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不醉反恥》:“聖王重特立之人,而遠苟同之士。”
(2).獨立;挺立。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漸臺臨池,層曲九成,屹然特立,的爾殊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北城上有 齊斗樓 ,超出羣榭,孤高特立。”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清 陳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綿花歌》:“挺生奇樹號木綿,特立南州持絳節。”
(3).孤立。 明 張煌言 《上監國啟》:“萬里孤蹤,一軍特立。” 魯迅 《三閒集·在鐘樓上》:“孤孑特立,無從考查。”
清詠
清雅的吟詠。 唐 李山甫 《山中答劉書記寓懷》詩:“芙蓉出秋渚,繡段流清詠。”
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 晉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後世。 唐 裴說 《懷素台歌》:“ 永州 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 宋 曾鞏 《墨池記》:“﹝ 臨川 ﹞ 新城 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硯。 宋 范正敏 《遯齋閒覽·墨地皮棚》:“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常自呼硯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 郁達夫 《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裡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
(3).指習書寫字處。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墨池憐嗜學,丹青羨登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後生是畏,前聖有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
(4).制筆時,以羊青毛為最內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
雀台
即 銅雀台 。 漢 建安 十五年 曹操 所建,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南古 鄴城 的西北隅。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出登 雀臺 ,東下望雲闕。” 北周 庾信 《擬連珠》之十二:“是以 隋 珠日月,無益 驪山 之火; 雀臺 絃管,空望 西陵 之松。”
乾隆名句,詠塞上達蘭海蘭松木皮筆筒用舊題韻名句
名句推薦
一尊鴻雁到時酒,萬里江湖別後情
吳則禮《次毛 * 曾公卷韻》